八相变
变文。作者佚名。敦煌遗书存三种写本:云字24,卷背有“八相变”三字,当为原有篇题;乃字91,与前卷内容完全相同;潜字80,《敦煌变文汇录》拟题“八相成道变文”。按释氏所谓八相成道,即:一从兜率天下,二托胎,三出身,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见《大乘起信论》)。本文依次讲述八相中之“上升兜率天相”、“托胎相”、“诞生相”、“出家相”、“成道相”。如云:“太子一从守道,行满六年。当腊月八日之时,下山于熙连河沐浴。为久专恳行,身力全无,唯残骨筋,体尤困顿。河中洗濯,浣腻洁清,既欲出来,不能攀岸。感文殊而垂手,接臂虚空,承我佛于河滩,达于彼岸。遂逢吉祥长者,铺香草以殷勤,紫磨严身,金黄备体云云。六年苦行志殷勤,四智俱圆感觉身。下向熙连河沐浴,上登草座劝黎民。紫金满覆于其体,白毫光相素如银。文殊长者设愿厚,供养如来大世尊。”内容上虽系宣扬悉达太子出家成道,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但在讲唱形式上善于运用文学表现手法,特别是在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人物刻划、心态分析等方面,显示出宗教文学向世俗文学转变的特征。整理本见《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