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申时行

申时行

【生卒】:1535——1614

字汝默,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授编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万历中,累官吏部尚书。继张四维为首辅,政务宽大,世称长者。欲收人心,罢张居正考成法,一切简易,亦数有献纳。务承帝意,不能有大建树。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有夺嫡之意。他屡疏请立太子,不听。会内阁亦有疏入,首列其名。时行方在告,密疏言其不预知。言官论其巧避首事之罪,排陷同官。被迫求罢归。赠太师,谥文定。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


猜你喜欢

  • 贾谊

    【生卒】:前200—前168【介绍】:西汉河南洛阳人。年十八,即以文才出名。年二十余,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数上疏,言时弊,为大臣周勃、灌婴等所毁,贬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王太傅。曾多次上书,主张重

  • 房兆

    本姓屋引氏。刚强懂兵法。以军功位至柱国,徐州总管。(,参见《北史》)【介绍】:隋代郡人,本姓屋引。刚毅有将略。文帝开皇时为边将,频为行军总管以击胡。以功位至柱国,徐州总管。

  • 王忳

    【介绍】:东汉广汉新都人,字少林。尝诣京师,有一病危书生谓忳己有金十斤,愿以相赠,死后乞葬。忳鬻金一斤,营其殡葬,余金悉置棺下。由是显名。举茂才,除郿令。理狱有能名。

  • 陈函辉

    【生卒】:1590—1646【介绍】:明浙江临海人,原名炜,字木叔,号寒椒道人,读书小寒山,又号小寒山子。崇祯七年进士。授靖江知县。以纵情诗酒被御史左光先劾罢。北都陷,倡义勤王,以福王不许民间勤王而止

  • 孙夫人

    【介绍】:三国蜀吴郡富春人。孙权妹,刘备夫人。刘备为荆州牧,孙权畏之,进妹结好。性骄豪,所将吴吏兵多骄横不法。备征益州,权遣迎夫人。夫人欲携刘禅归吴,赖赵云勒兵断江,乃得止。

  • 曾立昌

    【生卒】:?——1854广西浔州(今桂平)人。参加太平军后,因避韦昌辉讳改为曾立沧。历任指挥、检点、夏官又副丞相。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伐,与陈仕保镇守扬州,因粮尽撤至瓜洲。次年,率部经皖北至山

  • 米嘉荣

    【介绍】:唐时西域米国人。宪宗元和间,以善歌著名。刘禹锡有诗云:“唱得凉州意外声,故人惟有米嘉荣。”又云:“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

  • 张崇

    【介绍】:五代时慎县人。仕吴。官至庐州观察使。引兵讨王言作乱,擢德胜军节度使,后加安西大将军。居官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吴杨溥大和初赐爵清河王。在庐州时,以货厚结权要,为民患者二十余年。

  • 江忠信

    【生卒】:约1837—1856【介绍】:清湖南新宁人,字诚夫。江忠源族弟。咸丰初从忠源与太平军战,常为军锋,转战皖湘赣鄂。累官副将。于攻桐城时阵亡。谥忠节。

  • 任栻

    【介绍】:元末人,里居不详。官太常博士。撰《太常沿革》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