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英
字季齐,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人。通《京氏易》,尤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安帝时征拜博士,受到优遇。史称朝廷有灾异,常被询问,所言多验。又称曾预言成都失火并唤雨灭火。著有《易章句》,世称樊氏学。年七十余卒。
【介绍】:
东汉南阳鲁阳人,字季齐。习《京氏易》,善风角、星算等,受业者四方而至,世称樊氏学。安帝时,公卿举荐,皆不就。顺帝永建四年备礼征之,拜五官中郎将,旋称病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字季齐,南阳鲁阳(今河南鲁山)人。通《京氏易》,尤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安帝时征拜博士,受到优遇。史称朝廷有灾异,常被询问,所言多验。又称曾预言成都失火并唤雨灭火。著有《易章句》,世称樊氏学。年七十余卒。
【介绍】:
东汉南阳鲁阳人,字季齐。习《京氏易》,善风角、星算等,受业者四方而至,世称樊氏学。安帝时,公卿举荐,皆不就。顺帝永建四年备礼征之,拜五官中郎将,旋称病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介绍】:唐河南洛阳人。累官吏部员外郎。代宗广德中,除杭州刺史。永泰元年,为吏部郎中。大历初,拜给事中。二年,往湖南宣慰安置。
【生卒】:?—约751【介绍】:唐赵州高邑人。李从远子。年十余岁,会中宗祀明堂,以近臣子弟执笾豆,岩进止中礼,授右宗卫兵曹参军。历洛阳尉,累迁兵部郎中,进谏议大夫,封赞皇县伯,终兵部侍郎。善草隶。
蒲州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父为嶲州都督,以赃罪,被监察御史杨汪处死。开元时琇与兄瑝袭杀杨汪,朝廷依法论罪处死。(,参见《新唐书》)【生卒】:?—735【介绍】:唐河中解人。父张审素以隽州都督被诬,为
字公祺,沛国丰(今属江苏)人。祖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他初被益州牧刘焉授以督义司马,奉命与张修进攻汉中。后杀张修并收编其众,占据汉中。推行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境内安定,生产发展,户口增加。建安二十年
【生卒】:?—1677【介绍】:清蒙古正黄旗人,莽努氏。世居察哈尔。崇德间从攻锦州及前屯卫。入关后参与败李自成、破潼关等役,从定江南、浙江、湖南。升至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兼刑部侍郎,封二等男。康熙间参赞勒
特薛禅的弟弟。至元十八年(1281)袭封万户。二十四年随从忽必烈平定乃颜的叛乱。以功封济宁郡王。次年又与诸王及统兵官玉速帖木儿等率兵讨伐哈丹秃鲁干的反叛。为表其功,元世祖赐名按答儿秃那颜。【介绍】:元
字子相,自称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南)人。世居京兆。仕周以军功至刺史,封公爵。隋初,进位大将军。以行台右仆射辅晋王广。广敬畏其刚直,每事咨询,得不违法度。平陈,韶留守石头城。文帝嘉其能辅晋王立功,进位柱
【生卒】:约前77—前6【介绍】:西汉沛人。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治《春秋穀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
【生卒】:1644——1704字天章。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原籍奉天辽阳(今属辽宁)。长于诗,试博学鸿词科未中选。其诗风格峻洁,有元好问之风。著有《莲洋集》。【生卒】:1644—1704【介绍】:清山
【介绍】:西晋谯国谯人,字孝冲。夏侯湛弟。有文藻,与兄夏侯湛俱知名。官至弋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