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翰

崔翰

【生卒】:930—992

【介绍】:

宋京兆万年人,字仲文。五代后周世宗时,以功补军使。入宋,从征泽、潞。太祖开宝九年,领端州刺史。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为殿前都指挥使。四年从征太原,流矢中颊,神色不变,督战益急。又与契丹战。以功擢武泰军节度使。出为感德军节度使。后移镇镇安军。淳化三年召还,谓“既以身许国,不愿死于家”。复令赴镇,卒。谥武毅


【生卒】:744—799

【介绍】:

唐博陵安平人,字叔清。崔玄同孙。安史乱后,避地江南。通儒书,能五言诗,善饮酒,诙谐纵谑,卓诡不羁,江南人士,多从之游。德宗贞元八年,入鄜州幕府,授右卫胄曹参军。去职后,移家汝州,刺史陆长源表为防御判官,授试大理评事。十二年,为汴州观察巡官,掌军田之事,辟水陆之田,军食以饶。


【生卒】:930——992

字仲文,京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初隶赵匡胤麾下。从周世宗征淮南有功。宋初,从征泽潞。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率先攻城,流矢中颊,督战更急,平太原。骁勇有谋,屡立战功。契丹兵数万攻满城,与李汉琼会师于徐河,败契丹兵,以功擢武泰军节度使。后移镇镇安军,以疾留京师。轻财好施,家无余赀,晚年酷信佛教。卒,赠侍中。


【生卒】:744—799

【介绍】:

唐博陵安平人,字叔清。崔玄同孙。安史乱后,避地江南。通儒书,能五言诗,善饮酒,诙谐纵谑,卓诡不羁,江南人士,多从之游。德宗贞元八年,入鄜州幕府,授右卫胄曹参军。去职后,移家汝州,刺史陆长源表为防御判官,授试大理评事。十二年,为汴州观察巡官,掌军田之事,辟水陆之田,军食以饶。


【生卒】:930——992

字仲文,京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初隶赵匡胤麾下。从周世宗征淮南有功。宋初,从征泽潞。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率先攻城,流矢中颊,督战更急,平太原。骁勇有谋,屡立战功。契丹兵数万攻满城,与李汉琼会师于徐河,败契丹兵,以功擢武泰军节度使。后移镇镇安军,以疾留京师。轻财好施,家无余赀,晚年酷信佛教。卒,赠侍中。


【生卒】:744—799

【介绍】:

唐博陵安平人,字叔清。崔玄同孙。安史乱后,避地江南。通儒书,能五言诗,善饮酒,诙谐纵谑,卓诡不羁,江南人士,多从之游。德宗贞元八年,入鄜州幕府,授右卫胄曹参军。去职后,移家汝州,刺史陆长源表为防御判官,授试大理评事。十二年,为汴州观察巡官,掌军田之事,辟水陆之田,军食以饶。


猜你喜欢

  • 郑辰

    【生卒】:?—1444【介绍】:明浙江西安人,字文枢。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屡平反冤狱,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民苦徭役,有司以叛闻,将发兵讨捕,上疏谏止。英宗即位,迁兵部左侍郎。后以

  • 穆平国

    【生卒】:?-451寿子。娶城阳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侍中、中书监。卒。(,参见《北史》)

  • 叶琛

    【生卒】:?—1362【介绍】:明开国时处州丽水人,字景渊。元末从石抹宜孙守处州,为之出谋划策,授行省元帅。朱元璋军克处州时,走避建宁。后与刘基、宋濂、章溢同征至应天,任营田司佥事,寻迁洪都知府,佐邓

  • 孟奎

    【生卒】:?——1213字元秀,辽阳(今属辽宁)人。大定间,中进士,调黎阳主簿。以廉正迁定兴令,入补尚书省令史,从参知政事马琪治理黄河。后调同知中都路都转运使事,审中都路冤狱,多平反。迁博州防御使,任

  • 宇文直

    【生卒】:?—574【介绍】:北周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豆罗突。宇文泰第六子。武帝保定初,历官襄州总管。天和中督军与南朝陈军战,失利,免官。以欲得宇文护执政之位,遂与帝谋杀护,为大司徒。建德三年封卫王

  • 刘胡

    南朝宋时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本名坳胡,后改名。初为郡将,以讨蛮有功,累迁至龙骧将军、冯翊太守。晋安王在寻阳称帝,授以辅国将军、豫州刺史。率兵攻建康,兵败逃奔石城,为竟陵丞所杀。(,参见《南史》

  • 汪海洋

    【生卒】:约1830—1866【介绍】:清安徽全椒人。初为石达开部将。随达开出走。至广西后,分军回江西,隶李秀成,于浙江等地作战,封康王,守杭州。杭城陷落后率部转战闽粤。于广东嘉应州中炮卒。

  • 王棣

    【生卒】:?—1128【介绍】:宋抚州临川人,字仪仲。王安石族孙。用安石孙恩例官。徽宗大观四年,诏以为王雱后。历显谟阁学士、右中大夫、开德府路经略安抚使。高宗建炎二年,金人攻澶渊,死于城守。

  • 庾道

    颍川(今河南长葛)人。流览史传,善草隶书,轻财重义。仕梁为右中郎将,随夏侯道迁附魏,以初不预谋,无官。至洛阳,家贫而士人多与其交结。正光中,为饶安令。东魏天平中,卒于青州。(,参见《北史》)【介绍】:

  • 彭楚克林沁

    【介绍】:清敖汉部落人。乾隆间为台吉额驸。熟悉辽金元三代史事,乾隆帝称之为敖汉先生。既习内地风俗,不乐居本土,宿卫数十年,卒于京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