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系傣族人民对明清之际农民起义领袖李定国的尊称。定国(1621—1662)字宁宇,陕西人。10岁参加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在大西军中有“骁将”之称。南明永历元年(1647),与孙可望等率部进入云南
古郡名。①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西汉时辖境相当于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内外长城间地及东洋河流域。北邻匈奴、乌桓、鲜卑等族,为北方要郡。常遭诸族侵扰,东
夫余国王。尉仇台死,国人共立之为王(一说为尉仇台孙)。在位时,与中原王朝关系紧密,连年遣使朝贡。三国魏正始(240—249)中,幽州刺史毌丘俭征高句骊,遣玄菟太守王颀赴夫余,其遣大(一作“犬”)加郊迎
见“马英山卫”(182页)。
见“布素鲁克”(471页)。
参见“伊拉古克三”(811页)。
西域古地名。见清《西域图志》。位于图斯库勒(今伊塞克湖)南岸,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巴尔斯阔伊。“巴勒滚”,维吾尔语,指山间红柳,当地多此树,故名。《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巴尔浑。现代译名有巴儿塞章、
元法令类编。已佚。《永乐大典》录有其文,见卷1595、卷14686至14695。卷1595《元漕运二》收录世祖至元三年(1266)至英宗至治三年(1323)有关漕运的规定;卷14686至14695收原
撒拉语音译,意为“村庄”。旧时撒拉族社会基层组织。流行于青海、甘肃等地。一种由若干孔木散(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远亲组织)经多次变化反复组合而成的地缘组织。既包括有血缘关系的若干个孔木散的人,也有若干个无
官名。西夏置,军职,李元昊建国初于12监军司内设之,党项与汉人均可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