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

清朝派驻西藏地方最高行政官员。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或“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亦称“西藏办事大臣”,藏语借用满语称“安办”意为“钦差”。康熙四十八年(1709),首派侍郎赫寿入藏协助拉藏汗办理西藏地方事务,未设大臣衙署。至雍正五年(1727)派僧格、玛拉前往西藏办事。翌年,阿尔布巴事件平定,始设驻藏大臣衙门,以僧格、玛拉为首任。是为清廷正式任命驻藏大臣之始。初无正副之分,七年(1729)始有总理与协理之别。初无一定任期,至乾隆十年(1745),始定3年1任。四十五年(1780)复定正副,副大臣称“驻扎西藏协办事务大臣”或“驻藏帮办大臣”。大臣职责,初仅统领驻藏官兵,查边阅伍,监督行政。及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后,设噶厦,规定西藏重大行政事务及藏官任免、藏军调动,均须由噶厦请示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办理。五十八年(1793)清廷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重新规定驻藏大臣的地位与权限,确认其地位与达赖喇嘛平等;有任免噶伦以下僧俗官员、审核财政、稽查户口、监督司法以及处理涉外事宜等全面督办藏内事务之权;对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其他大活佛转世亦规定必须在其监督下,通过金瓶掣签确定。清末撤帮办大臣,添左右参赞各1。辛亥革命后,被迫全部离藏。

猜你喜欢

  • 顶板瑶

    见“盘瑶”(2075页)。

  • 都哇

    见“笃哇”(1677页)。

  • 河厉桥

    古桥名。又称大母桥(一说“大母”为蒙古语,意为“联络”)。北魏时吐谷浑建。位于清水川东(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口东)。桥架黄河上,两边垒石条,节节相次,中横施木板,栏有装饰,长约3丈。过桥即白土城。北魏

  • 石牌制

    过去广西大瑶山和贵州部分瑶族地区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根据参加村落的不同范围分总石牌、大石牌和小石牌,可以包括瑶族不同支系的村民,还可吸收散居当地的汉人参加。石牌头人不由选举产生,由四五个群众公认的自然

  • 萨剌德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军事首领。姓耶律。迭剌部人。生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为契丹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曾祖父。曾任迭剌部夷离堇,掌兵马,主刑辟,握部落联盟实权。在任时,“尝与黄室韦挑战,矢贯数札”

  • 望都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澶渊之盟”前的重要战役。“澶渊之盟”是契丹与北宋关系由战到和的转折点,盟前两国战争不断。自统和四年(986),宋太宗北伐失败后,宋由进攻转入防御,契丹军不时南下,至二十一年(1003

  • 德楞泰

    ?—1809清朝大臣。正黄旗蒙古人。伍弥特氏。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前锋授为蓝翎长。随征金川、台湾,俱有功。累迁参领,赐号“继勇巴图鲁”。五十七年(1792),随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抗击入侵后藏

  • 泥月乌

    公元5世纪后期云南宁蒗永宁地区纳西族首领。蒙醋醋八世孙。《元史·地理志》:永宁“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蓝,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赕,世属大理。宪宗三年(1253),其三十一世孙和字内附

  • 猎骄靡

    前177—104?西汉乌孙昆莫(王)。初,父难兜靡领部众游牧于敦煌、祁连间,约文帝三年(前177),为月氏所杀,众多亡逃匈奴。时在襁褓,匈奴单于爱而育之。及长,西破大月氏,屡立战功。受单于令统其父众。

  • 蒙文大同报

    内蒙古地区最早的蒙、汉文对照刊物。由巴达尔呼发起,特克新加布任编辑。于1912年11月1日创刊,石印,大32开,半月刊,正蒙书局印刷。刊名取“五族大同”之义。内容有命令、法规、评论、专载、国内外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