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哈只墓碑

马哈只墓碑

回族墓碑。地在云南晋宁县昆阳城西郊月山坡之西侧。明永乐三年(1405),回族航海家郑和(原名马和)为父马哈只所立。红砂石质,高6尺,宽2.7尺,碑额呈半圆形。碑首镌刻篆文“故马公墓志铭”6字。铭文13行,计282字。碑文记叙马哈只生平事迹,由大学士李至刚撰文。碑周刻卷草纹饰,下为沙石龟蚨座,长约3尺。与墓碑同向西立。正碑两侧立有后人所刻二碑,均为大理石质,左侧碑石,刻有《明史郑和传》;右侧碑石,刻有《郑和太公墓志铭跋》,为云南会泽史家夏光南撰写,记述马公墓碑发现和保存下来的经过,颇有史料价值。

猜你喜欢

  • 龙尾关

    古关隘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南诏主皮逻阁自蒙舍川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旧县城南太和村)后,建此关(遗址在今大理市下关)和龙首关(遗址在今大理旧城北70里之上关),筑寨堡烽堠,置

  • 长命缕

    契丹族习俗。详见“讨赛篱”(614页)。

  • 赵王

    ①辽封爵。太祖次子李胡长子耶律喜隐受封(保宁元年,969,改封宋王);天禄中任枢密使总汉军事高勋,应历(951—969)初受封;重熙(1032—1055)中,萧孝友拜南院枢密使,进封;重熙六年(103

  • 兀勒都赤

    见“云都赤”(248页)。

  • 杨树林女真国书摩崖

    见“女真字海龙摩崖”(148页)。

  • 多罗土蛮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亦译作多罗土闷、垛落土蛮、哆啰土蛮、多伦土默特等。“七土默特”(七部)之意。因该部落包括七鄂托克得名。原属成吉思汗弟哈赤温的后裔多郭朗台吉,后成为满都鲁可汗女婿火筛属下满官嗔(蒙古

  • 中统宝钞

    即“中统元宝交钞”(301页)。

  • 大日如来佛堂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文成公主庙。在清海玉树县。相传唐文成公主进藏途经此地,令随从大译师智敏主持,由工匠于悬崖上精刻9尊佛像,中为大如来,左右各侍立四尊菩萨。据《大日如来佛记摩崖释》载,大日如来佛像高2.

  • 卜颜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巴延卫。永乐四年(1406)闰七月,与双城等四卫同时设立。治今黑龙江省木兰县白杨木河口,一说在巴彦县附近。万历四十年(1612)六月,曾入贡。

  • 谢恕

    晋代牂柯郡少数民族首领。字茂理。毋敛(今贵州独山、荔波一带)人。一说为汉世功曹谢暹之后裔。晋咸和七年(332),成汉※李寿攻宁州,与朱提太守董炳、宁州剌史尹奉、建宁太守霍彪、兴古太守爨深等共御之。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