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静州长官司

静州长官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洪武七年(1374)置。司治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城北郊。其长官静州人,董姓,官职世袭。正德八年(1513),长官使节贵与其子节孝围攻茂州城7昼夜,城中乏水,军民渴甚,节贵弟车匀(一作节孝弟车勺)乘夜引溪水入城,得解其困。兵备副使吴希由擒杀节贵父子,乃令车匀袭职。辖法虎、核桃沟等8寨。其子法宝、孙怯从武调征白草羌等,屡立战功。清顺治九年(1652),长官使董应台降,仍继其职。辖248户,年认地丁麦粮13.9石,赴茂州交纳。后改土归流,其地大部改置静州里。

猜你喜欢

  • 盘瓠

    见“槃瓠”(2457页)。

  • 乌什吐鲁番

    即“倭赤”(1888页)。

  • 绰罗斯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杜尔伯特部首领之姓,又为部落名。一说为蒙古语“漏管”之意。流传其祖先为“天女”所生,后放在树下,靠状如漏管之树枝吸取树汁以充营养,故其子孙被称为绰罗斯。初为卫拉特联盟成员之一。后其部

  • 蒙古翻译会试

    清代蒙古八旗翻译考试名目。雍正九年(1731)开设,只限于蒙古旗人参加。凡已中翻译举人或文举人皆可应试。会试题目比满文会试题目略简,只翻译,不试文论。首题从满文《四书》、《理性》中出题,次题选满文奏疏

  • 涓奴部

    见“消奴部”(1933页)。

  • 昂巴达拉

    村名。亦作阿马达拉、安巴达拉、阿马土拉。满语和蒙语音译。意为“驻藏大臣和达赖(代表曾到此地)”,故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端,北纬26°9′、东经92°1′。清咸丰二年(1852,藏历水牛年),西藏地方

  • 比室

    见“皮室军”(671页)。

  • 鹿唇

    珍奇野味。历史上“蒙古八珍”(北八珍)之一。一说所指之鹿为犴达犴(驼鹿),出没于森林和草原。鹿肉鲜美,富营养,为滋补佳肴,其唇更为珍馐。元代被宫廷列入“八珍”,用于御膳和“诈马宴”、“马奶子宴”等高级

  • 见“濮”(2580页)。

  • 砂井总管府

    见“砂井”(16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