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水蛮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归南朝刘宋,鲁奴子亦求归宋。元嘉二十八年(451),与雍、豫、荆州诸蛮反,攻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宋南阳太守朱昙韶遣军征讨,先失利,又增兵攻之,乃散走。后不闻,其裔大多融于汉族。
南北朝时期龙山雉水一带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襄城西部郏县东南。蛮帅鲁奴子屡为南朝边患,扰龙山,欲归北魏,径北魏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蛮帅鲁轨言于北魏,以鲁奴子为四山王。后鲁轨子鲁爽归南朝刘宋,鲁奴子亦求归宋。元嘉二十八年(451),与雍、豫、荆州诸蛮反,攻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东北),宋南阳太守朱昙韶遣军征讨,先失利,又增兵攻之,乃散走。后不闻,其裔大多融于汉族。
?—185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姓他拉氏。道光八年(1828),由护军擢护军校。十年,赴喀什噶尔参与镇压安集延、布鲁特回族起事。二十一年(1841),官湖广督标左右二营游击,参与镇压崇阳县钟人杰反
地名。在河北省西北部。现为张家口市。京包铁路经此。明宣德四年(1429)置张家口堡。清雍正二年(1724)置张家口厅。其地在明代即为明、蒙间贸易互市场所。咸丰十年(1860)中俄续约定为通商市场。历为
见“帕拉哇”(1399页)。
394—468南北朝时期佛教译经师。其名意译功德贤。号摩诃衍。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由读《杂阿毗昙心论》而信佛。后出家学习大小乘教义,尤精大乘佛学。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至广州(今广
中俄边界条约。亦称《齐齐哈尔界约》。清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初一(12月20日),中国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与俄国大臣普季诺夫少将在齐齐哈尔签订。界约规定:陆路边界满洲里站全城均属中国,水路边界从旧约仍
藏语音译,意为“管家”。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麻书地区土司的私人管家。由土司在全乡较富裕的※“枪差”或※“马差”中指定,任期两年,每任五人。除原有份地外,土司再多给一定数量的土地,让其管理,收入作为土司或
茶名。产于安徽歙县。以其香气浓郁,深为西北及中亚地区部分民族欢迎。清代准噶尔商队到肃州等地贸易时,也以此茶为其采购的重要商品之一。是一种质量优良的茶叶,向与江苏吴县虎丘、浙江钱塘龙井茶齐名。
唐代六诏之一浪穹诏王。乌蛮。为见于史载的该诏第一世王。统辖今云南洱源县一带。卒,子时罗铎立。一说即《张曲江文集》卷13《敕蛮首领铎罗望书》中所云铎罗望祖父郍旁时,亦即《通鉴》卷204《唐纪》所载傍时昔
书名。1944年祝世德撰。凡七卷:一疆域、建置、城邑、山川;二职官、乡里;三赋税、役法、学校;四交通;五祀典、风土;六选举、孝义、瓦寺土司;七古迹、艺文、瓦寺土司及风土。所载羌族资料,颇为珍贵。此前有
1949年前中央政府派驻西藏的办事机构。1940年4月1日在拉萨成立,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设处长、副处长、主任秘书、科长等,兼管国民政府交通部、教育部、中央气象局分别在拉萨设立的无线电台、国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