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锡伯语

锡伯语

我国新疆境内锡伯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锡伯族分别居住在我国东北和新疆两个地方。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已转用汉语、汉文;新疆地区的锡伯族仍使用本民族语言。从所记载的史料看,16世纪锡伯族所使用的语言,可以推断是女真语的一个方言。18世纪中叶锡伯族中的一部分人从东北迁徙新疆,这部分人说的话,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变化,已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语言,也就是现今的锡伯语。锡伯语内部没有方言差别,但有土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4种土语,即以爱新舍利镇的乌珠牛录和依拉奇牛录为代表的土语区;孙扎奇牛录土语区;以伊车嘎善锡伯乡为代表的霍尔果斯土语区;哈拉哈巴克塔城土语区。锡伯语有8个单元音,18个复元音,其中3个撮口前元音是从书面语的复合元音演变来的,或是受后续音节中的展唇前元音的影响演变来的。口语的元音音位数多于书面语。非重读音节的元音在口语中有的弱化、有的脱落。有元音和谐律,但比较复杂。辅音有29个,有腭化辅音和唇化;辅音中的清擦音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或出现在带音辅音和两个元音之间,都读作相应的浊擦音。在语法方面,名词可以接复数、格、领属附加成分。名词有7个格,其中造一联合格所表示的工具意义是满语中没有的。名词有领属形式,这是通古斯语支语言有而满语支语言没有的语言现象,其特点是只有人称领属形式,没有反身领属形式,第三人称领属形式使用普遍,第一、第二人称领属形式则很少使用。动词有态、体、时、式等语法范畴,但没有人称形式。在动词陈述式中有5种形式区分亲知口气和非亲知口气。状词非常丰富。句子结构成分的次序是主语在谓语前,从属成分在中心成分前。主从复句,从句在主句前。在从句中,一般都是由形动式动词和副动形式动词充当谓语。在词汇方面,锡伯语有相当数量的词与本语族其他语言的词同源。用派生法和合成法构成新词,并吸收了毗邻民族语言以丰富锡伯语。解放后利用本民族的语言材料创造一批新词术语。

猜你喜欢

  • 武川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西部大青山区。明为蒙古西土默特牧场。清隶山西归绥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以其北境翁滚置,寄治归化城。1912年改县。产莜麦及马铃薯等,畜产、野生植物资源亦富。

  • 旺住外郎

    见“王忠”(201页)。

  • 石门蕃部

    宋代少数民族名。与临洮土羌接,唐代为曲、播等12州地(今贵州遵义至云南昭通一带)。俗椎髻、披毡、佩刀,居必栏棚,不喜耕稼,多畜牧。其人精悍善战斗,自马湖、南广诸族皆畏之。与※董蛮、南广蛮合称叙州(今四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世

    1724—1758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二代活佛。法名罗布藏丹彬多密。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七世。孛儿只斤氏。※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曾侄孙,第四代土谢图汗惇多布多尔济子,和讬辉特部

  •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社会一种“兵民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从牛录制演变发展而来。努尔哈赤起兵后,根据战争需要,将原来女真族狩猎时采用的临时性组织形式,加以改组扩大,编成长期的正式组织,即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 达颜

    ?—1718卫拉特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萨楚墨尔根台吉次子。康熙(1662—1722)中,继为青海和硕特部右翼长。因亲王达什巴图尔告讦,曾被囚于北京。后获释,归牧。因与贝勒色

  • 达稽部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阿大何(又作何大何)部发展而来。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八部为十州

  • 祭杆子

    见“祭索罗杆”(2089页)。

  • 牙吾塔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疡疮”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纥不烈牙吾塔。

  • 御围内六班直

    西夏侍卫军名。由党项豪族善弓马者精选5千人组成,分三番宿卫,人月给米2石作为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