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铜鼓

铜鼓

古代百越、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重器,近现代为壮、布依、侗、水、仡佬、苗、瑶等民族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乐器。今分布在两广、云、贵、川等地,以广西为最多。一说系由铜釜演变而成。据考古发掘及古籍所载,自春秋至清,皆有铸造,今仍沿用。形似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全部用青铜铸造,大小不一。迄今我国已发现千余年,其中最早的是云南楚雄县万家坝鼓,为春秋时所铸。最大的一面是广西北流县出土的云雷纹铜鼓,鼓面直径达165厘米,高67厘米,重达300余公斤,经鉴定,为两千多年前的遗物。最小者鼓面直径仅有10余厘米,重数十斤。鼓面中央多呈隆起的日光型晕纹,鼓面和鼓身周围的花纹,粗犷精细不一,花纹图案阴刻有云、露、水波、羽人等,还有立体造型的鸟、兽、蛙、房屋、船只、器皿、人物及植物等。内容反映生产劳动场面、图腾崇拜对象、文化娱乐活动等,实用和美观并重,显示铸造者的高度冶炼技术和艺术天才。相传当时首领击鼓以聚众、议事、祭祀,或战争中击鼓以励众,后成为赏赐或进贡的上品,亦为首领权力的象征,后为各族所珍藏。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我国古代民族史、民族学、民族艺术的珍贵文物。

猜你喜欢

  • 红册

    见“红史”(942页)。

  • 欧烈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辽兴宗※延庆宫。

  • 宜里布

    ?—16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阿济格尼堪之子。初授兵部副理事官。顺治八年(1651),袭三等伯爵,兼管牛录,寻晋一等伯。擢刑部侍郎,调吏部,擢正白旗蒙古都统。康熙七年(1668),调满

  • 清稗类钞

    类书名。近人徐珂(浙江杭州人,字仲可)辑。48册(卷)。采各家文集、笔记数百种及报章等有关清朝掌故、轶事汇集而成,对典制、名物、轶事略有考证。分时令、地理、外藩、外交、礼制、度支、教育、战争、吏治、种

  • 完颜安国

    ?—1204?金大臣。本名阇母,字正臣。女真族。完颜氏。西南路世袭合扎谋克斜婆孙。有谋划,善骑射。正隆元年(1156),从军为谋克(百夫长)。大定(1161—1189)中,历常山簿、虹县令、虞王府掾、

  • 高老五

    ?—1819清代临安反封建领主起义首领。哈尼族。※高罗衣侄。嘉庆二十二年(1817),高罗衣起义失败被杀后,他于次年六月复称王,与随高罗衣举事失败脱险的副军师马哈扎结合,率众再度起义。聚哈尼、彝族50

  • 蒲剌束

    即“颇剌淑”(2139页)。

  • 杨应龙之乱

    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叛乱。播州杨氏乃贵州四大土司之一。先祖杨端于唐乾符三年(876)始入播,据其地镇抚诸苗。历宋、元世有其地。明洪武年间纳土归降,授宣慰使,子孙相继不绝。应龙为第二十九代土官。万历元年(

  • 龙安府

    明代四川土府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锦州城

    古城名。又称盘城。辽代始筑。今属辽宁省锦州市,为辽西走廊交通要冲,军家必争之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因旧城址重筑。周5里许,高2丈余。成化十二年(1476),展界扩城,南北展45丈,东西展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