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斤泽
见“地斤泽”(677页)。
见“地斤泽”(677页)。
官名。亦作獐鹰。有职守之官的称谓。本为满文对汉官“将军”之讹读,后由满音译成汉字时,遂又讹为章京。清初,不论职位高低,世爵大小有无,凡有职守之官皆称章京。后金天聪八年(1634),恢复八旗官员的满名,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支。西周幽王八年(前774)即见于记载。初分布于西周之北,即今陕北和晋西一带。春秋时成为白狄中最强大的一支,东邻赤狄,奉赤狄潞氏为盟主,建北狄政权。北狄分裂后,长狄赤狄先后被华夏诸侯所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候补知州沈潜修纂。光绪二十三年(1897)以后成书。手抄本。两函10册,共20卷。卷一参修姓氏、凡例、星度、建置;卷二巡幸、公署,卷三疆域、职官;卷四山川、学校;卷五典礼、田赋
古族名。又称无终,误称北戎。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出兵侵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出兵救燕,北伐山戎,至于孤竹(河北卢龙南)而还,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后西迁至晋北(今太原市东),称无终戎。晋悼公
蒙古族传统风味食品。源于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将士于行军途中,在铁三角架或石火盆、火塘上,架一个锄形铁丝网,将宰杀后的整羊放在架上烧烤,待肉色焦黄后,众人用刀割食,方法简便,适于行军作战。后人称之为“蒙古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都兰县东南部沟里藏族乡。东与兴海县以青根河为界,南接果洛州和玉树州,西邻香日德香加旗,北连日安藏族。为游牧部落。“沟里”藏语音译,意为“驼背人”,因最早部落头人为驼背者,故名。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南部,邻接河北、山西两省。元为兴和路。明初为天城卫边外地,嘉靖中(1522—1566)没入蒙古西土默特。清乾隆后为丰镇厅地,光绪二十二年(1896)析置兴和厅。19
壮族古代舞蹈。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各土州县。盛行于宋、元、明、清时期。土官之家结婚半年后,举行“出寮”典礼,男女表演此舞,故称。舞蹈集体育、杂技、舞蹈于一身。表演者随着音乐节奏,或骑马飞枪,或走球不倒
僜语音译。※僜人达让支系的自称。讲达让话。约占僜人总人口的40%。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河支流杜莱河及格多河流域。主要由世居当地的土著居民“卡登卡拉和明末清初从西部迁来的“义都”人及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
?—1700清康熙朝黎族起义首领。海南岛琼山县指马峒人。黎族。因不堪忍受地方文武官属役使黎族群众入山采香、藤、花梨、紫檀等物之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十二月,在指马峒宰牛传箭,倡导黎人武装反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