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重九

重九

蒙古族习俗之一。以九数为隆重、吉祥。如成吉思汗建国时树立九游(亦作“九斿”、“九足”、“九脚”等,指旗上之飘带、穗子)白旄纛;每岁逢重九或四月九日,大会诸王于汗廷并举行祭典。祭礼时,羊鹿野豕等祭品亦采用九数。元朝每岁于上都祭天,用牲畜9 (马1,羯羊8)、彩缎练绢各9疋,以白羊毛缠若穗9个,作为祭品。向帝王进献之物,总以“九九之数为礼”;帝王赐物也以九数计之,对获※“答剌罕”称号之勋臣,赐以“九次犯罪不罚”之特权。元朝法律规定:盗人马畜者,除归还原马外,另赔偿同样马9匹。等等。清崇德三年(1638),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遣使向清朝贡,清定9白为年贡,每年贡白马8匹,白驼1匹,岁以为常。

猜你喜欢

  • 行国

    中国古代文献对游牧民族的泛称。该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传》,意谓以游牧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如“乌孙,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自是以后,遂为历代学者沿用。如《汉书·西域传》:“大月氏本行国也

  • 热碧娅·赛丁

    书名。19世纪新疆维吾尔族叙事长诗。又称《爱情长诗集》。阿布杜热依木·尼札里著。该诗取材于民间传说。通过农村青年赛丁和热碧娅自由恋爱,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故事,愤怒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鞭挞了剥削阶级

  • 巴图鲁

    亦作把土鲁。满语、蒙古语音译,“勇士”、“英雄”之意。历史上满族、蒙古族统治者曾以此号赐予勇敢善战的部属。①元代的拔都、拔都鲁等即是,元亡后蒙古游牧部落中尚沿用之。②清太祖以前,※觉罗中武功郡王礼敦,

  • 僧舞

    朝鲜族传统舞蹈。一般认为是朝鲜族舞蹈艺术的精华。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源于佛教法鼓仪式。多为女子表演。舞者一般身着白衣蓝裙,上套白色僧衣,肩披红色袈裟,头戴三角形僧巾帽,并以挂在鼓架上的法鼓为道具。舞时将

  • 乞列迷

    即“吉里迷”(681页)。

  • 义州

    地名。①渤海王国置。为铁利府所统六州之一。辽灭渤海后,其民大部分被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之西拉木伦河旁,初袭用原州名,重熙元年(1032)降为义丰县,后又更名富义县,隶辽上京道庆州。 ②金天德三年(11

  • 奇卜察克部

    ①清代哈萨克中玉兹(鄂尔图)分支部落名。又译“克普恰克”。源于元代钦察人。其中大多数来自东钦察。从事畜牧业,牲畜主要有马、牛、羊和骆驼。现代哈萨克语就是在古代钦察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乾隆二十二年(175

  • 毛褐

    即“蒙古”(2323页)。

  • 八儿出阿儿忒

    见“巴而术阿而忒的斤”(420页)。

  • 觉罗吴默讷

    ?—1690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由侍卫累官内大臣。康熙十六年(1677),奉命同一等侍卫塞呼礼等往查长白山形势及清室祖先发祥地,以酌定祀典。由盛京至吉林乌喇地方,最后达长白山。返京后,奏报勘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