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豪氏妃西丁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王妃。吐蕃人,属那囊氏。唐金城公主入藏,与赤德祖赞成婚,生子赤松德赞,其无子,妒之,乘去雅隆旁塘宫瞻观金城公主子之机,夺为己有,伪言系其所生。据《西藏王臣记》载,赤德祖赞为辨别真伪,为赤松德赞举行开步宴会,令其亲辨,那囊氏集团臣工百般招引幼小之赤松德赞,然赤松德赞却说:“我乃汉人之子,与你何干?”遂投入金城公主怀抱,致使其谋失败。藏史所谓“赤松德赞宴会认亲”事,典出于此。今藏区壁画唐卡画多以此内容作画。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王妃。吐蕃人,属那囊氏。唐金城公主入藏,与赤德祖赞成婚,生子赤松德赞,其无子,妒之,乘去雅隆旁塘宫瞻观金城公主子之机,夺为己有,伪言系其所生。据《西藏王臣记》载,赤德祖赞为辨别真伪,为赤松德赞举行开步宴会,令其亲辨,那囊氏集团臣工百般招引幼小之赤松德赞,然赤松德赞却说:“我乃汉人之子,与你何干?”遂投入金城公主怀抱,致使其谋失败。藏史所谓“赤松德赞宴会认亲”事,典出于此。今藏区壁画唐卡画多以此内容作画。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因地而异,有蒙古尔、蒙古尔孔(蒙古人)、察罕(汗)蒙古尔(白蒙古)、土昆、土古、树阿罗(一译勺哇绕)、卡日朗、土谷家、蒙古勒等。他称有达尔达、白鞑番、尕尕、霍尔(伙儿、呼尔)、嘉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皆马上乐。以鼓吹乐器角、笳、笛、觱篥等为主,乐曲、歌辞最初也是主要反映游牧民族的生活。鼓吹本军旅之音,骑在马上奏之。渊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之音乐,传入内地后,在汉代发展成鼓吹乐
苗族妇女头饰。盛行于贵州东南部地区。银制,形似水牛角,中空,重达2斤,外刻双龙抢宝。上雕花纹,通常戴在帽子上,并与银牌等饰物配用。角尖上有时缀有几撮羽毛。一般在盛大节日或婚嫁时戴之。相传采用牛角形式是
又作“转生”、“化身”。喇嘛教首领的继承制度。本于佛教灵魂转世、生死轮回之说,上自达赖、班禅,下至呼图克图等,皆能不昧本性,身死后,寄胎转生,复接其前身之职位。始于噶玛噶举派第二代祖师※噶玛拔希(12
1758—1773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三代活佛。法名伊什丹巴尼玛。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八世。藏族。喀木(即西康,今西藏昌都地区)里塘领主丹津衮布子。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入寂后,
明代藏区部落名。隶属洮州卫叠州(今甘肃迭部)。正统二年十二月(1438.1),土官副千户南葛坚藏等入朝,明廷赐以钞、纻丝袭衣、靴袜等物。四年,以南葛坚藏招致叠州“生番”相的等17族部和羌民烟丹监藏等5
见“龙婆伽利”(500页)。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唐古(※党项)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又值圣宗释免奴隶,以置部,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
隋时对台湾高山族先民的称谓。古越人后裔,三国时称“山夷”。当时已普遍从事农业,并饲养家畜,据《隋书·流求传》载:“土宜稻、梁、黍、麻豆、赤豆、胡豆、黑豆等”,“尤多猪、鸡”。生产工具主要仍为石器,耕作
契丹开国初将领。字撒剌。原字铎盌。契丹族。六院部舍利房褭古直之后。早年归隶辽太祖阿保机,时多疾,饮阿保机所赐樽酒后,病愈,以契丹语酒樽曰:“撒刺”,遂依诏易其字。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选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