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遣返流民之争

遣返流民之争

西晋时围绕遣反流民问题而爆发的一场斗争。永宁元年(301),流民首领、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巴人※李特统领流民军平定益州刺史赵廞之乱后,晋廷任命罗尚为平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领万余名官军入蜀。时,晋廷拟将流民遣返6郡(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原籍,采用对李特、李流等加官晋爵,笼络流民上层,减少遣返阻力的措施。罗尚等反对此举,执意逼令流民限期返归故里,令梓潼等关卡拦劫流民,夺取流民资财,并遣军至绵竹进逼流民军;李特等因有雄据巴蜀之意,遂以流民势力为基础,一再拖延遣返时间,双方明争暗斗不已。九月,李特等于绵竹(治今四川德阳北)结大营,安置流人,缮甲厉兵作战斗准备,并组成流民上层的领导组织体系。十月,罗尚遣辛冉等领步骑3万袭击李特北营。旋爆发李特率领的流民起义。遣返之争,以罗尚等败溃,李特势力日益强盛而告结束。太安二年(302),李特攻入成都小城,建元建初,建成汉国。

猜你喜欢

  • 和跋

    ?—403或404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

  • 唐七

    元末广西瑶民起义首领。广西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人。瑶族。元统二年(1334),在贺州一带号召广大瑶民武装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据其山险,连绵数百里”,使官军无从措办,并率义军先后攻占和袭击广

  • 桌子山岩画

    内蒙古乌海市附近桌子山发现的岩画。共有5处。经研究认为大部分是产生于相当夏、商、周的青铜时代。主要系动物和骑马人图形等。其中有神、灵头像、太阳纹图案、重圈纹图案和各类人面图案,从凿痕判断,有的是用铜器

  • 依连陶勒神像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供奉的神像。最初供奉在大帐内,后来改供奉在小帐内。据说是成吉思汗异母弟力士别里古台的画像。1978年民工筑路时在依连陶勒盖地下3米处发现一椭圆形约半间房大的墓室,室内土台上放着一具头

  • 大明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辽中京城内(今内蒙古宁城)。建于辽兴宗重熙四年(1035),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60余米,是现存契丹塔中最大的一座。塔基为须弥座,上刻浮雕仰莲。第一层塔身高长,转

  • 屯垦月刊

    兴安屯垦公署机关刊物。1929年于辽宁洮安创作,铅印,16开。1928年11月成立兴安屯垦区,隶属东北政务委员会。主要宣传屯垦事业及学术研究、公布法令。内容有法令、专载、新闻、评论、专著、译述、调查报

  • 称海宣慰司

    元边疆地区行政机构。大德十一年(1307)建和林行省时置。隶岭北行省。司治镇海战,又作称海城,故址约在今蒙古国科布多之东,为成吉思汗攻金回师后命大臣镇海领所俘人户就地屯田,于兀里羊欢之地建筑。因地近金

  • 没奕于

    ?—407十六国时期鲜卑多兰部首领。又作没奕干。为本部帅,率众驻牧高平川(今宁夏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故又称高平鲜卑。东晋穆帝升平四年(360),领众数万降前秦,被苻坚徙置于塞外,封安定北部都尉。孝武

  • 西双版纳傣族水利灌溉制度

    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历来重视人工灌溉与水利工程。各级行政机构皆建有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和管理制度。议事庭总管全区水利事宜,由召片领的内务总管召龙帕萨具体负责。各个勐的大水沟,均设有“勐当板闷”(分为板闷龙、

  • 黑倭尼

    族名。哈尼族他称。分布于云南元江以南思普一带。倪蜕《云南事略》谓元江倭泥(哈尼)黑白二种。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镇沅州的哈尼族属之,普洱府属思茅有之。道光《普洱府志》卷28、黑窝泥,宁洱(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