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踏铜桥

踏铜桥

朝鲜族民间游戏之一。亦称踏瓦。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农历正月十五日,“村民老弱成群夜出城外,鱼贯伏行,后前相续,连亘不绝。令一幼女子步行其上,左右扶掖,唱喏来往,若踏桥状。女儿先唱曰:‘是何桥’,伏者齐应曰:‘青溪山铜桥’。遵大路,而或东或西,达宵而止”。有些地方,形成人桥(后者抬前者腰,曲身)之后,从最后一人开始过桥,这样最后一个人变成最前面的人。人人轮流过桥,边踏桥边歌,直至尽兴。

猜你喜欢

  • 达尼雅尔和卓

    ?—约173018世纪初期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首领。又译达尼雅勒、达涅尔、达尼亚和卓等。乌拜都拉和卓次子。17世纪末,穆罕默德·额敏汗政权崩溃,偕兄舒艾尤布和卓逃克什米尔。寻阿帕克和卓死,白山派统治集团

  • 峒溪纤志

    书名。西南民族风物志。3卷。清陆次云(字云次,浙江钱塘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西南时所作,自称:“余之所志,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缕辑其说,以为宦于此土者”鉴,并考证诸书所载之异同。上卷为“峒溪

  • 厮阿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名。属辽兴宗※延庆宫。

  • 清朝通典

    又名《皇朝通典》。书名。清官修。100卷。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五十一至五十二年(1786—1787)间成书。体例与《续通典》同,分为九典。记载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至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

  • 投旗

    指民人为求生存而入旗籍。有三种:(1)清入关后施行“圈地”政策,北京城周围500里内民人因骇怕房地产业被圈被占,或由于※包衣大、屯领催的威逼,多有投靠八旗充当※旗人以冀庇护者。(2)清代汉族人多有流入

  • 完水

    古水名。今多认为《魏书·乌洛侯传》之完水,即两唐书《室韦传》之望(室)建河。然所指有说即今额尔古纳河,或说是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有说为今黑龙江上、中游的古称,或说仅指黑龙江上游;一说为今嫩江上游支流甘

  • 外浪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境。宋太平兴国六年(981),首领来都等向宋朝贡马。大中祥符七年(1014)六月,首领杜庆光又率部属投附宋朝,授以官职。

  • 王国维

    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

  • 黎·木塔里甫

    1922—1945民国时期新疆维吾尔族革命诗人。又译鲁特夫拉·穆塔里甫。新疆尼勒克人。早年曾先后就读于伊宁塔塔尔小学、伊犁俄罗斯中学和迪化(今乌鲁木齐)省立师范学校。自1937年起,开始在《伊犁日报》

  • 正瑶

    见“坳瑶”(12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