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喇尔

萨喇尔

1706—1759

清朝大臣。一译萨拉尔、萨赖尔、萨喇勒。卫拉特蒙古人。初为准噶尔达什达瓦部宰桑,驻牧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乾隆十五年(1750),以达什达瓦被杀,率众52户(一说千户,误)投清,被编为半佐领,隶察哈尔正黄旗,授散秩大臣。继因擒私入科布多界之乌梁海人札木参,晋内大臣。十九年(1754)夏,偕努三、贝子车木楚克扎布等率兵往卓克索,谋招抚乌梁海宰桑雅尔都等,未果。七月,以擒通祃木特、玛木特功,授子爵世袭、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二十年(1755)春,清军征达瓦齐,受命为定边右副将军,领兵3000,自巴里坤一路进军。伊犁平定,以功封一等超勇公,赏戴宝石帽顶。同年八月,阿睦尔撒纳举兵反清,力弱被俘执。后脱出,潜约伊犁宰桑约苏图、锡克锡尔格等共擒阿睦匀撒纳自效,未遂,走巴里坤,仍任定边右副将军职。寻受控临阵脱逃,被解京监禁。二十二年(1757)获释,授散秩大臣、镶白旗蒙古副都统,赐乾清门行走。不久擢内大臣,封二等超勇伯。卒,诏图形紫光阁。

猜你喜欢

  • 红照制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与外来户建立的一种永佃制关系。外来农民需向土司先交纳一定数量的“磕头钱”,方可按规定租额领种定额土地。土司给予一张执照(又称红照),便取得该土地的永佃权,名曰“红照地”。占有者可世袭

  • 烔奈语

    自称“烔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六巷、罗香和长垌3个乡的10多个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2000。烔奈语的语言特点: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两类,一

  • 神策

    即“神册”(1768页)。

  • 歇家

    清代青海西宁地方开设之货店。四川、玉树等地藏蒙商人将货物委托其代为转售。分官设和私营两种。官设货店常以粮、茶、烟、酒和布疋易换牧民之皮毛、牲畜、鹿茸等土产。私营有时店员贪利,私贩茶、火药、口粮潜往西宁

  • 安抚司同知

    官名。元代始置,职位仅次于安抚使。明代为世袭土官,秩正六品,为安抚使佐贰。参见“安抚使”(908页)。

  • 杨鼐

    明代白族学者。号敬庵。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人。弘治二年(1489)中举人,官至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县)通判,为官以精明惠爱见称。致仕后,归故里40余年,闭户研读经史,手不释卷,颇受乡人爱戴,寿百

  • 哈丹特穆尔

    见“伯颜帖木儿”(1093页)。

  • 卓尼土司

    明清甘肃卓尼地区藏族土司。位于洮河和白龙江上游地带。以卓尼禅定寺初建时,寺前有马尾松一株,迭部地方藏语称马尾松为“胶呢”,音转为“卓尼”,故名。据《卓尼丹珠尔目录》和《安多政教史》,土司始祖为吐蕃第一

  • 乌什尔

    见“乌守尔”(334页)。

  • 阿勒巴图

    蒙古语音译,意为“承担赋役的人”。在蒙古封建领主制度下,作为领主的属民,承担各种赋役。清译作“所属之人”、“所属旗人”。分为两种:向大领主承担赋役的小领主,亦可以此称之。通常主要是指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