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查剌阿不
西辽大臣。名又记作剌阿不。契丹族。辽亡前,天祚帝朝,官同知枢密院事。保大四年(1124),见天祚帝大势已去,随耶律大石西迁,在起儿漫(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克尔米涅),立大石为帝,建西辽。受任兵马副元帅,随都元帅萧斡里剌东征,继服喀什喀尔、和阗、畏兀儿等。复向西,康国九年(1142),在寻思干(原苏联撒马尔罕)北克特湾大败由塞尔柱首领桑节尔率领的诸穆斯林国家数万大军,俘获桑节尔妻女及诸多穆斯林国首领。乘胜出师花剌子模(今咸海以南),迫使其首领臣服纳贡。由是稳固了西辽对河中一带的统治。
西辽大臣。名又记作剌阿不。契丹族。辽亡前,天祚帝朝,官同知枢密院事。保大四年(1124),见天祚帝大势已去,随耶律大石西迁,在起儿漫(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克尔米涅),立大石为帝,建西辽。受任兵马副元帅,随都元帅萧斡里剌东征,继服喀什喀尔、和阗、畏兀儿等。复向西,康国九年(1142),在寻思干(原苏联撒马尔罕)北克特湾大败由塞尔柱首领桑节尔率领的诸穆斯林国家数万大军,俘获桑节尔妻女及诸多穆斯林国首领。乘胜出师花剌子模(今咸海以南),迫使其首领臣服纳贡。由是稳固了西辽对河中一带的统治。
辽代地名。属上京道。位于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上游一带(一说位于今内蒙古林西西南、克什克腾旗东南,一直向南延伸到今河北境内的围场以北一带)。为契丹发源地,“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
白族传统民歌短调。或称白曲。以白语演唱,不同于以汉语演唱的对口山歌。有严谨的格式和韵律。最常见的格式为每首八句,分两个乐段,以“三七七五、七七七五”的形式组成,即头一句为3个音节,二、三、五、六、七句
参见“木特斡里伯克”(260页)。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肯特山西南,当土拉河源,汗山峙其境,汗山之北即库伦。东至烘郭尔陀罗海接卓臣汗部右翼中前旗,西接军台,南至巴彦哈达,北至达喇尔札河源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
见“荫免田”(1602页)。
即“乙弗”(2页)。
见“术赤台”(490页)。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费莫氏。字俶南。以主事考入同文馆。光绪十年(1884),迁内阁学士。次年,出为驻藏大臣。十四年(1888),召回京。著有《驻藏牍奏函稿》。
辽代中期文学家。契丹族。为皇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善属文,为辽圣宗所重。时妻弟媳阿古之母受宠于皇太后,阿古与奴私通,欲奔女真,他追及奴,杀之,阿古自尽。以是惹恼太后,欲将其处死,逃出,继被诓归,处死。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