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喇章京

苏喇章京

散官名。满语音译。“苏喇”意为“松散”,“章京”为“办事官员”。清代八旗内散骑郎等的满语称谓。①下五旗王府所置的散骑郎。顺治八年(1651)定,亲王。各设散骑郎4人,一等护卫6人等。雍正四年(1726),世宗胤禛谕,各王属下散骑郎,仍照旧存留;贝勒、贝子等所有散骑郎,著停止。《清会典·兵部》载八旗世爵授职:“下五旗王等所属‘子’以下‘云骑尉’以上,授散骑郎”。 ②同书又载:“驻防……云骑尉授防御”。《黑龙江外记》载:“防御也,国语曰图洼沙喇尼哈番哲尔吉章京,俗但称哲尔吉章京,亦称苏喇章京”。满语“图洼沙喇哈番”,汉译“云骑尉”(正五品);“哲尔吉[衣]”,即“品、级的”。换言之:防御(正五品),与云骑尉同品级,满语也称“苏喇章京”。参见“防御”(935页)。

猜你喜欢

  • 博坦德

    印度古代梵文音译,又译博坦。“po-tent”,又写作“pothant”或“Bhotanta”。“pot”为“Bhot”之葡文音译,即吐蕃的“蕃”,意即“西藏”。“potanta”指后来的不丹。16—

  • 瑞麟

    ?—1874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字澄泉。文生员出身。道光间,历官太常寺少卿、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护军统领。咸丰三年(1853),入军机。奉命带兵赴天津,同参赞大臣僧格林沁防剿太平军,

  • 兀鲁思不花

    元朝宗室。蒙古孛儿只斤氏。河平王※昔里吉之子。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随父举兵反元。昔里吉被撒里蛮执送朝廷后,随诸王玉木忽儿转投海都(一说投术赤后王火你赤)。成宗元贞二年(1296),与玉木忽儿归

  • 耶律图鲁窘

    ?—947契丹开国初期臣将。早年名徒离骨,字阿鲁隐。契丹族。为肃祖曾孙(一作五世孙),五院部夷离堇(军事首领)敌鲁古子。骁勇而有谋略。太宗天显十一年(936)九月,父南下伐后唐殁于兵,受诏袭父职,并沿

  • 北魏献文皇帝

    见“拓跋弘”(1356页)。

  • 南诏东帝

    唐天宝十一年(752),南诏王阁罗凤北臣吐蕃。君长赞普册阁罗凤为“赞普钟”(赞普之弟),号曰东帝,给金印。见“阁罗凤”(1727页)。

  • 郑隆亶

    915—928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第三代国王。白蛮(白族先民)。郑回第九世孙(郑回本为汉族,后裔融入白蛮),※郑仁旻子。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父饮丹暴卒,年12岁即位,年号天应。天成三年(9

  • 四六成地

    清代内蒙古土默特与达拉特两旗交界处因黄河变迁形成的冲积地。地沃,宜于垦种,两旗蒙古王公贵族互相争夺,发生该地归属权的纠纷。光绪十二年(1886),经清廷裁决,四成归达拉特旗,称为“四成地”,六成归土默

  • 桓晖

    ?—约500南北朝时大阳蛮首领。字道进。大阳(今湖北京山北)人。为久居※大阳蛮的汉族。先世被北朝称之为岛夷。※桓诞之子,桓玄之孙。其父幼年时因祖父被杀而流入大阳蛮中,及长,被拥为蛮首,附北魏,屡任要职

  • 昆丘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龟兹之行军建置。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附西突厥而叛唐,侵犯四邻。贞观二十一年(647)十二月,太宗以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突厥人)为行军大总管,率铁勒13部及突厥骑10万伐之。破西突厥处月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