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藏丹贝
清初蒙古族书法家。初入卫籍,姓赵,居京师。及长,至崇国寺出家理佛,以西藏高僧兰占巴为师,至五台山学经。曾历游西藏及内外蒙古,后返崇国寺。顺治十六年(1659),清帝诏众僧推选五台山住持,为众所尊,被推举,次年赴五台山。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帝西巡,至五台山,曾导帝登菩萨顶,以其处建筑和风景甚佳,优异于他处,获奖赉。耽于经文,尤喜书法,精通蒙、藏、汉数种民族文字,所书颇受时人称道,具有造诣。二十三年(1684),从五台山入京都,跋涉艰辛,积劳成疾,在崇国寺圆寂。
清初蒙古族书法家。初入卫籍,姓赵,居京师。及长,至崇国寺出家理佛,以西藏高僧兰占巴为师,至五台山学经。曾历游西藏及内外蒙古,后返崇国寺。顺治十六年(1659),清帝诏众僧推选五台山住持,为众所尊,被推举,次年赴五台山。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帝西巡,至五台山,曾导帝登菩萨顶,以其处建筑和风景甚佳,优异于他处,获奖赉。耽于经文,尤喜书法,精通蒙、藏、汉数种民族文字,所书颇受时人称道,具有造诣。二十三年(1684),从五台山入京都,跋涉艰辛,积劳成疾,在崇国寺圆寂。
见“钦廉防城起义”(1670页)。
契丹时期山名。属中京道。为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九头山,蒙古语称和尔博勒津。原为奚地,后入契丹,成为契丹皇帝游猎频幸之所。辽圣宗※耶律隆绪时,尝至是山※土河(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之滨,南望云气,有楼阁状,
书名。游桂日记。1卷。明岳和声(今浙江嘉兴人,汉族)撰。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者出任广西庆远府(治所在宜山)知府,内心异常矛盾,谓庆远“僻在炎徼,璟(今水族)、侗、仡佬之与处,或谓不堪而心安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简称“巴巴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清札萨克一等台吉※祃木特长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以父被留居北京,应召至京与聚处,授四等台吉。四十四年(1779),父死,受命降袭二
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绥远进步文艺组织。1936年由叶频和武达平创建和领导。发表抗日救国,揭露日寇在华北暴行的诗文。作品分别刊载于《塞原》、《塞北诗草》、《社会报》副刊《洪荒》、《西北日报》副刊、《塞风》
明代蒙古官名。蒙古语音译。蒙古领主属下千人的头领。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说》云:“明安兔,是管一千人头目”。平时征收贡赋(阿勒巴),组织围猎,战时领兵作战。其属下又分若干“召兔”(百人头领)。
吐谷浑歌名。又作阿干歌。鼓吹大曲。“阿干”,鲜卑语,意为“兄”。西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鲜卑首领吐谷浑与异母弟慕容廆(又作若洛廆)不睦,被迫率众西迁,慕容廆悔,追而不还,为寄托追思兄长之
亦名《张文忠公文集》。书名。元张养浩(1270—1329)撰。28卷。作者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字希孟。博通经史,经不忽木荐为御史台椽,复授堂邑县尹,有政声。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得罪权贵,后历官参议中
见“益实左卫”(1945页)。
佤语音译,意为“投靠”。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一些因生活困难而投靠他人的人的称呼。帮助主人生产劳动,主人供其食、衣、住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但不给任何工资。对主人称呼视年龄大小,多称阿叔、阿哥,若年龄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