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羿语

羿语

史称羿人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是接近消亡的一种语言。使用于我国贵州省毕节县普宜和阴底一带以及四川省古蔺县的腊盘沟一带。清代编修的《毕节县志》中有:“毕节裸裸、茵子、羿子,习俗各异”的记载,《西南彝志》也说羿子古代多分布在大方县一带。羿人自称gau13,与普定县双坑一带的仡佬族自称相同。目前羿人大都已经汉化,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完全使用汉语,只有极少数老人还会说部分羿语语词和简单的句子。从记录的词汇来分析,它的语音系统与仡佬语相近。毕节县普宜区双河乡的羿语有i、e、ε、a、o、u、ə、、y、l等元音,有单元音和带—i、—u、—n、—η韵尾的韵母;还有i、u两个介音;声母明显简化,复辅音、浊塞音、清鼻音等都没有发现,塞音和塞擦音声母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至少有4个声调。羿语的词以单音节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居多,没有什么词形变化。语法关系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主要的语序是svo。否定副词修饰谓语时都放在谓语的前面,这点与仡佬、拉基、布央等语言不同,从否定副词pu33与汉语“不”相同的情况来看,羿语否定副词可能是受汉语影响而位置前移的。羿语的基数词是混合型的,其中“一”与仡佬语相近;“八”也跟广西隆林县的磨基仡佬语相同;“五、六”与壮傣语支相似,其余几个数词也跟壮傣诸语言一样使用了汉语借词。在650个常用词中,跟仡佬语基本相同的约占30%多。

猜你喜欢

  • 漠南蒙古

    清代居住于蒙古高原南部之蒙古各部总称。因其居地位于蒙古中部戈壁南缘,故称。有内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之分。内札萨克蒙古有6盟24部49旗:(1)哲里木盟: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10旗;(2

  • 洪郭尔鄂笼

    即“烘和罗鄂笼”(1927页)。

  • 彭鼎

    1634—1686明末清初湖广保靖宣慰司土官。土家族。保靖(治今湖南保靖县)宣慰使彭朝柱长子。青少年时即袭保靖宣慰使及防剿湖北路苗总兵官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康熙十九年(1680),当地遭战乱饥荒,人民饿

  • 俍目

    参见“俍人”(1687页)。

  • 刀两竜

    1219—1273宋代云南西双版纳第五世※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原名匋两竜。傣族。※匋陇建仔之子。南宋宝祐五年(傣历619年,1257),父卒,继位,为景龙金殿国国主。与宋朝建立联系,受赐刀

  • 固山昂邦

    满语音译。官名。“固山”原意为“旗”,“昂邦”意为“大臣”或“总管”。清代八旗都统,从一品。雍正元年(1723)定,“额真”一称原非人臣所宜,遂将此时尚在沿用的满字“固山额真”及※伊都额真”(即班领)

  • 爱登里啰汨没密施颉登密施合俱禄毗伽可汗

    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1339页)。

  • 帖木儿达失

    见“铁木儿塔识”(1880页)。

  • 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西周至战国为燕国都城。秦置县,至汉,为广阳郡(或国)治所。晋至北朝历为幽州、燕国、燕郡治所。鲜卑慕容氏建前燕后,即定下“先取蓟城,次指邺都”的战略目标。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

  • 大策凌敦多克

    见“大策凌敦多布” (1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