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鼓
蒙古族古代打击乐器。亦称蒙古大鼓。起源于元朝以前,蒙元时期用作战鼓,在行军作战时,用以激励将士。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去打仗以前,他们一定要等待领袖的罐鼓声。等到罐鼓发声后,大半的人都要去‘奏’他们的乐器和歌唱”。鼓身木制,形如倒置的高筒罐,周身涂色,并绘有花纹、云卷等图案,上蒙皮革。鼓声深沉、激越,催动人心。
蒙古族古代打击乐器。亦称蒙古大鼓。起源于元朝以前,蒙元时期用作战鼓,在行军作战时,用以激励将士。据《马可波罗游记》载:“在去打仗以前,他们一定要等待领袖的罐鼓声。等到罐鼓发声后,大半的人都要去‘奏’他们的乐器和歌唱”。鼓身木制,形如倒置的高筒罐,周身涂色,并绘有花纹、云卷等图案,上蒙皮革。鼓声深沉、激越,催动人心。
?—1172金大臣。本名撒曷辇,亦作撒合辇、撒改。又名乌古、大雅。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南白城)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开元军节度使撒八之子。沉毅有谋略,娶梁王完颜宗弼女永安县主,深受宗弼钟爱。皇统(11
?—973辽穆宗耶律璟着帐奴隶。契丹族。事盥洗之务。因不堪残暴统治,于应历十九年(969)二月,与庖人辛古、近侍小哥等6人联合反抗,借进膳之机,持刀进帐杀穆宗。景宗保宁五年(973)十一月,被执,遇害
蒙古帝后所居宫帐。又称金斡耳朵。“斡耳朵”汉意“宫帐”。宋使彭大雅、徐霆,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诺·加宾尼都曾目睹这种金帐。“即是草地中大毡帐,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透明,用千余条索曳住,阈与柱皆以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工匠艺人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有此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三品,属中等司。
?—1116宋代云南大理国大臣。白族。大理人。“大中国”主※高升泰子。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奉父遗命取消“大中国”,还位于段氏,立段正淳为国王(自此大理国又称后理国),任相国,掌实权,政令皆出其
哈尼族他称。自称毫泥、黑泥。见于民国《新平县志》、《墨江县志稿》。分布在云南省哀牢山西麓新平县地区和墨江县境内。参见“哈尼族”(1633页)。
晋代乌桓首领。拥众2千,驻屯乐平(治今山西昔阳)。恃众屡拒汉国刘渊(304—310年在位)招纳。渊辅汉将军羯族石勒定计,伪获罪于渊,投奔之,结为兄弟。使勒率众攻掠,所向无前,为诸胡畏服。汉元熙四年(3
?——1636清初将领。满族。纳喇氏。又作霸奇兰。祖籍伊巴丹(今吉林省伊通河流域)。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初期,率属来归,隶镶红旗满洲。屡从太祖出征,战绩卓著。沙岭(今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之役,率五牛录兵
见“喜惹桑布”(2182页)。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木邦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立为府。永乐二年(1404),始改为木邦军民宣慰使司,以知府罕得法为宣慰使。治所在今缅甸腊戍东北新维。永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