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缊纥提

缊纥提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西部首领。郁久间氏。※地粟袁次子,※匹候跋弟。父卒,兄弟分柔然为两部,匹候跋继父业居东部,自率部别居西部,据有今河套以北,西至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原服属于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趁机脱离拓跋部,投附刘卫辰(夏主赫连勃勃父)。北魏登国六年(391),柔然诸部遭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进攻,兄匹候跋兵败投降北魏,子诘归之、社仑、斛律、曷多汗等被俘。拟投刘卫辰,行至跋那山(在今包头西),被拓跋珪追及,被迫投降北魏。与诸子及部众同被迁入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部众被分配与北魏诸部。九年(394),子社仑、曷多汗等弃父反魏西逃,曷多汗被魏将长孙肥追斩,社仑遁入漠北投匹候跋,本人仍居漠南,服属北魏。

猜你喜欢

  • 女像石座

    西夏石雕。共四件,出土时排成一行。红砂石质。近似正方体。一长63,宽59.8,高57厘米。顶面正中有一卯孔。圆雕女性人像,其形象除胸前无兜肚,双乳下垂,半握双拳支撑于膝,手腕足胫各饰双环外,其余与男像

  • 策旺顿柱

    ?—1870清代西藏贵族。西藏打箭炉境内泰宁寺附近人。藏族。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之父。道光十八年(1838),其子确认为达赖喇嘛之呼毕勒罕后,随同入藏。因呼毕勒罕年幼,受命在藏居住,随侍经理。清朝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僧奴

    见“羌娜”(1140页)。

  • 喀尔喀法典

    清代喀尔喀蒙古的法令汇编。亦称《喀尔喀吉鲁姆》、《喀尔喀三旗法典》。由喀尔喀王公领主分别制订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其法律效力自诸法令颁行日起维持到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

  • 常舒

    建州女真首领。清初时人。女真族。郭络罗氏。世居沾河,为寨主。努尔哈赤起兵初期,与弟杨书率先归附。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镶白旗满洲。积功晋固山额真。对清初编佐建旗,大业佐成,贡献卓著。

  • 第悉

    见“第巴”(2071页)。

  • 巴哼语

    自称“巴哼”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和贵州从江、黎平等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计有3·2万。以三江文界

  • 不他失礼

    1568—1597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译博达锡里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第七子,※三娘子所生。驻牧于丰州滩北(在今大青山后)。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指挥佥事,旋升指挥同知。在山西水泉营

  • 罗儿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青龙乡的大小孔刚木(斯)(裕固语,意为“镇子”)和海牙沟一带,操东部裕固语。共有12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冲萨(汉姓孔)、兰恰克(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