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是称见于《新唐书》。《五代会要》记为奥质部;《新五代史》记为粤质部。活动于饶乐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南部一带。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
西夏职官七品封号。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武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全立”称号,下有巧障、禄诏数种。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后藏园林名。藏语音译,意为“夏宫”,清道光六年(1826),经驻藏大臣奏准,七世班禅仿达赖喇嘛建罗布林卡夏宫之例,于日喀则年楚河畔建此夏宫。宣宗赐名“广佑寺”,并赠“法界庄严”匾额。该宫周围绿树成荫,
10世纪末萨曼王族反抗喀喇汗王朝的运动。999年,萨曼王朝为※喀喇汗王朝所灭,萨曼国王之弟阿布·伊卜拉欣·伊斯玛伊尔领导余部进行反抗,屡败※喀喇汗王朝军队,得号“孟塔西尔”(意为“常胜者”),故名。后
见“藏币”(2567页)。
氐族的一支。出自汉武都白马氐之后。原居武都(治今甘肃西和县南),后迁陇右略阳临渭(治今甘肃秦安东南)。十六国前赵时,其豪帅蒲氏(后改为苻氏)率部众徙居关中高陆(今陕西高陵)。后赵时,率众至枋头(今河南
蒙古国地名。又译不刺川、不兀整理客额儿。位于薛良格河(今蒙古国境内色楞格河一段)流域。蒙古国建立前,蔑儿乞部世居该地。蒙古部铁木镇(成吉思汗)、克烈部王罕屡败其部于此。后并于蒙古部。
见“通古斯”(1968页)。
见“教化三部长官司”(1981页)。
藏语音译,意“分成租土地”。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实物地租形式。出租者有农奴主,也有被农奴主分予份地的※差巴。租期不定,一部分立有租佃契约,一部分仅在农奴主掌管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