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儿罕
①中国北方一些民族的官员或荣誉称号。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自在清闲之人”。为突厥、契丹等民族的官员。《旧唐书·突厥传》作达干,《辽史》作达刺干,《辍耕录》作答剌罕。自蒙古成吉思汗起,作为荣举称号,平民和奴隶因军功或其他勋劳被主人解放,给予某些特权,如豁免一切赋税、独占全部战利品、可随时入见主人、9次犯罪不罚等。明代蒙古仍作荣誉称号,汉译作“打儿汉”、“打儿汗”。《白史》曰:一次立功者赏赉,二次立功者赐“答儿罕”号。※《三云筹俎考·夷语解语》云:凡部众在战斗中救出台吉者,加升此名;如因救台吉而自身阵亡,以此号酬其亲子孙;手艺精湛的出色工匠亦可得到此名。※《夷俗记·战阵》将打儿汗分为四等:“功轻者升为把都儿打儿汗,功重者升为威静打儿汗,再重者升为骨印打儿汗,最为首功则升至威(岱之误译)打儿汗而止”。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曾多次将此号封授战斗中、明蒙和议中以及迎请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有功的蒙古人员。清代,亦作为荣誉称号,用以封授蒙古王公,如达尔罕亲王、达尔罕贝勒、达尔汉辖(侍卫)等。休致大臣、闲散王公大臣、恩赏人员、宗教上层、闲散达喇嘛以及有勋劳的平民或奴隶都可得到此号。 ②清代把禁猎、禁伐区亦称作达尔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