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海屯田总管府
见“称海宣慰司”(1882页)。
见“称海宣慰司”(1882页)。
土司名。明宣德三年(1428)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废。今有苗、土家等民族居其境内,相传苗族是从湖南或贵州迁至此地居住。
元朝大臣。又作兀玉都实。畏兀儿人。野薛涅之子。至元七年(1270)左右,与弟洁实弥尔赴京,受世祖命,给事左右。后授功德使经历,未几,升同知司事,改同知总制院事。迁宣政副使,并兼同知功德使司。后擢资德大
藏语音译,意为“封地文书”。旧时中央封建王朝、西藏地方最高统治者或上级封建领主发给下属领主的领地凭证。上写明该领地上的百姓和山、水、林、草等亦归该领主世代占有,他人不得侵犯等等。除该领主触犯统治者利益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四川重庆市中区十八梯(今名中兴路)。系明成化十五年(1479)河南侍郎马文升(回族)谪戌重庆卫时,主持修建。清乾隆时期(1736—1795)来自江南之该坊穆斯林,在此举行沐浴盛
1377—1402明代蒙古可汗。或译琨特穆尔、衮忒睦尔等。孛儿只斤氏。※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孙,※额勒伯克汗长子。明建文元年(1399),父被瓦剌部领主乌格齐哈什哈所杀,遂于次年即汗位。因明、蒙
清代蒙药学家。19世纪奈曼旗人。以藏文著《蒙药正典》(又译《蒙药本草从新》,藏文名《斋萨日密格占》)。书中辑录879种药物,按性能分为8部24类。每味药名都以蒙、汉、藏文对照,详细注明药物产地、形态、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
唐代南诏兵器名。十分珍贵,铸造时加入毒药、虫、鱼之类,取迎跃如星者,又以白马血淬火,经数十年才使用。中人肌即死。其详细制法秘而不宣。
详见“帕木竹万户”(1400页)。
参见“毕约”(7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