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布多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1730),清朝与准噶尔关系恶化,于其地筑土城,令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军万人往驻。寻以噶尔丹策零势炽,移兵驻察罕廋尔,城废。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各一人驻扎,辖札哈沁、明阿特、科布多额鲁特、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及杜尔伯特左、右翼等各旗。同治三年(1864),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阿尔泰诺尔乌梁海地区。光绪九年(1883),又通过《中俄科塔界约》,割占阿尔泰乌梁海西部。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令办事大臣驻承化寺(今新疆阿勒泰县),统辖阿尔泰乌梁海东部及新土尔扈特和新和硕特二部地,以其余地区隶参赞大臣。1912年,由于沙俄政府策动,被喀尔喀封建主占领,宣布“独立”。

猜你喜欢

  • 大黄史

    即“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 (444页)。

  • 布哇尔·勃罗

    又作布旺勃罗,参见“达秋·古鲁”(738页)。

  • 迪烈部

    见“敌烈部”(1882页)。

  • 北魏宗族十姓

    与鲜卑拓跋氏同宗族诸姓。据《魏书·官氏志》载,至拓跋邻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和拓跋氏合称八姓。其中拓跋氏,由拓跋邻统摄,至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元氏。纥骨氏,由其长兄统摄,后改为胡

  • 和廷彪

    1681—1910清代纳西族爱国将领和诗人。字虎臣。云南丽江白华人。总兵※和耀曾之子。出身将门,性刚强,富正义感,好读诗文。光绪十一年(1885),以北京大兴籍贡生科试中举。历任浙江长林盐道使,广东清

  • 乌切克特

    赫哲语音译,意为晒生肉条子。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族以鱼兽肉为主食,在打到野兽肉吃不完时即晒成肉条储存备食。有生晒、熟晒两种。打到鹿、狍,肉剩余很少时即生晒,其法是将脊背肉和腿肉

  • 马镫壶

    见“鸡冠壶”(1263页)。

  • 完颜守礼

    即“完颜守绪”(1153页)。

  • 守塞羌

    羌人之一支。又称保塞羌。以为汉朝保守边塞,故名。西汉景帝时(前157一前141在位),匈奴南下奴役诸羌,居于河湟北侧的研种留何羌请求汉朝保护,助汉守陇西边塞。汉朝将其迁徙于陇西郡南之狄道、安故、临洮、

  • 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

    ?—1712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席力图呼图克图三世圆寂后,被确认为转世灵童,是为四世。曾赴西藏学经。康熙三十年(1691),自西藏返回归化。三十三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