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道
古道名。指由今陕西眉县经斜谷、汉中、勉县、阳平关,入四川青川县白水镇、广元老昭化、剑门至成都路线。据传,秦惠文王欲伐蜀,苦于无道路可通,乃命人凿五头石牛,置金于牛尾下,声称牛能便金。配备养卒百人。贪财蜀王闻秦有天牛屎金,即遣使者往求。惠文王许之。蜀王以卒千人保护,使五丁力士拖3头石牛至成都金牛坝,牛过道成,因曰石牛道。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循此道逾秦岭,入川西平原,遂灭蜀。
古道名。指由今陕西眉县经斜谷、汉中、勉县、阳平关,入四川青川县白水镇、广元老昭化、剑门至成都路线。据传,秦惠文王欲伐蜀,苦于无道路可通,乃命人凿五头石牛,置金于牛尾下,声称牛能便金。配备养卒百人。贪财蜀王闻秦有天牛屎金,即遣使者往求。惠文王许之。蜀王以卒千人保护,使五丁力士拖3头石牛至成都金牛坝,牛过道成,因曰石牛道。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循此道逾秦岭,入川西平原,遂灭蜀。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浪卡子境。洪武(1368—1398)初,明在其地置俺不罗卫,后升为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参见“俺不罗行都指挥使司”(1887页)。
元朝将领。又作忽马儿。回回人。至元十三年(1276),以万户从阿术攻南宋,受命守泰州。十五年(1278),与张弘范攻宋将张世杰。二十一年(1284),与忽都虎领兵攻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其国主以书降。
?—1791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都拉尔氏。乾隆五十二年(1787),从征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起义,赐号吉尔孔额巴图鲁,官佐领。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在帕朗古战斗中阵亡,追赠云骑尉世职。
?—前105故小月氏王。武帝元封四年(前107),率军众千骑归附汉朝,受封为瓡瓡侯,赐食邑760户。六年(前105)卒,子胜嗣。
清代水名。一作钮满河。黑龙江北岸支流,在精奇里江东,前苏联称布列亚河。本为中国境内之水,其流域,唐代为黑水靺鞨分布区,此后为女真人居地。清咸丰八年(1858),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
藏语音译,又称“德窝”或“然德”。旧时四川阿坝藏族牧区临时被雇佣的短工。雇主一般为牧主或比较富裕的牧民。被雇者主要从事割草、剪毛、揉皮子、赶毡等工作,由雇主供给伙食,并根据不同工种给予一定数量的酥油作
见“冷格里”(1119页)。
又作蛮峒、洞蛮、蛮洞。峒(洞)乃唐代所设羁縻州的县以下行政区划。宋代对西南溪峒蛮泛称。元代沿用峒蛮泛指湖广、四川、广西部分民族,而峒蛮中彭、田、向、覃、冉、王、扬等大姓部分与今土家族先民有渊源关系。峒
399—421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子。天兴六年(403),封阳平王。史称其“聪达有雅操,为宗属所钦重”。泰常五年(420)正月,随兄明元帝拓跋嗣阅兵于东郊,督十二军校阅,因军仪甚威,受
1309—1364元代地方官员、著名学者。藏族。仲钦·门兰多吉之子。五岁能熟读诗文。元至治三年(1323),被委任为卫藏蔡巴万户长。泰定元年(1324),亲至内地朝觐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受赐银印和掌管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