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承福

白承福

?—946

五代时吐谷浑首领。唐末吐谷浑部首领、蔚州刺史白义诚后裔。首任阴山府都督。同光元年(923),因战功,受后唐庄宗李存勖赐于中山北石门为栅,号宁朔、奉化两府,为节度使,赐姓名李绍鲁。翌年,移族帐于代州(今代县)东南。屡向后唐进贡马、驼等,“自此蕃部羊马,不绝于路”。天成三年(928),受后唐明宗封光禄大夫、检校太保,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其部遂受契丹统治。五年(940),因不堪契丹压迫,率千余帐南返奔晋,散居于并、镇、忻、代诸州山谷间。次年,因契丹索讨,复被后晋遣军送归故地。后又返后晋。开运元年(944),与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合兵2万破契丹伟王于秀容(今山西忻县)。后随出帝战契丹军,因部众不耐酷暑,遂迁于岚、石二州之间,所部白可久叛逃契丹,三年(946),遭刘知远诬陷,以谋反罪被杀,其子检校右仆射白铁匮及五族400余口同遇害。

猜你喜欢

  • 卜忽秃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所设卜忽秃河卫改作布尔哈图卫或布尔哈图河卫。

  • 卢州

    渤海王国置。中京显德府所辖六州之一(有人据《新唐书》将其列为六州之首,认为是显德府后期的依郭州),领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五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或笼统指在今吉林省延边地区海兰江流域;一说在该省

  • 凿齿

    古代东夷和百越诸族的一种习俗。亦作拔齿、打牙。迄今发现最早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江苏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人推断此俗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儿童进入成年的一种标志。据文献和有关社会历史调查报

  • 邦迪拉

    村名。因其贴靠邦迪拉山麓,故名。藏语意为“鼓壶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章玛河(一作“比长河”)谷。系德让宗与打陇宗的交通要冲。原属门巴族居住点。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为藏族、门巴族和

  • 珠卜衮

    见“耶律宗真” (1315页)。

  • 冒卡瑶

    见“高山族收获祭”(1920页)。

  • 巴延卫

    见“卜颜卫”(20页)。

  • 海押立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宪宗纪》。宪宗二年(1252)夏分迁诸王。元太宗窝阔台嫡孙※海都迁海押立地。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帕耳城西附近。

  • 郡君

    清代宗室亲王侧福晋和贝勒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三等。初制,亲王、贝勒之女,无论嫡生庶出,均分封为郡主、郡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改为亲王庶女降二

  • 地方民族主义

    亦称“狭隘民族主义”。是一种与大民族主义相对的,以孤立、保守、排外为特征的民族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在多民族国家内,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一般表现为:片面强调和夸大本民族的优点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