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灵寿

灵寿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位于今河北省平山县城东北、今灵寿县城西北。中山武公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灵寿当时为中山国属邑。威烈王二十年(前406),魏文侯之将乐羊攻破顾都,灭早期中山国。乐羊屯重兵于灵寿,镇守魏属中山国。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中山桓公复国,迁都于此,遂成为后期中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址在今平山县上三汲附近。北倚东灵、牛山,南临滹沱河。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2公里以上。城墙夯筑,厚约27米。城内丘陵起伏,建有王宫、官邸和各种民房,有制陶、制骨、制铜铁器作坊。城内西北方为王陵区,城外西灵山下亦为王陵区。城西有几个自然湖泊,为中山王游乐和捕鱼的池苑。周赧王十九年(前296),被赵惠文王攻陷,中山王逃入齐国。翌年,中山国灭亡。西汉时设灵寿县。西晋时移治于今灵寿县,故城遂废,今仅存遗址及墓葬群。

猜你喜欢

  • 阿里克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阿里克又作阿力克、阿柔。在青海省海北部祁连县大通河北,东界门源,西南接蒙古默勒郡王旗牧地,北邻甘肃民乐县。牧地包括今祁连县峨情、草达坂、野牛沟及默勒等乡。原驻牧曲什安河流域,即今海南兴海县

  • 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宋代大理国古碑。简称石城会盟碑。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立于鄯阐府石城(今云南曲靖市旧县城北),后埋没。清康熙十八年(1679)出土。今存曲靖市第一中学爨碑亭内。高121厘米,

  • 瑶老制

    过去瑶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组织。由群众推选懂本民族历史,有丰富生产经验,办事公正,为群众所信赖的老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本村寨生产活动,主持宗教活动,按习惯法调解群众纠纷和维护社会治安,并组织群众

  • 绥本喇嘛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的僧职名。专管活佛衣食住行诸事。是※商卓特巴的助手,在其支配下履行职责,下属有※尼尔巴。为活佛府邸的主要办事人员。

  • 乌珠

    西夏语“皇帝”之汉译名,一作“兀卒”、“吾祖”。夏景宗李元昊称帝时,以“吾祖”之译名上书宋仁宗,宋朝臣认为有侮玩之意。

  • 炙勃焦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以艾烧羊髀骨,视其裂纹征兆以卜战争胜负。

  • 额抹哈必尔罕山

    见“额林哈毕尔噶山”(2537页)。

  • 蒙古国子学

    元代学校名。隶蒙古翰林院,秩正七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蒙古新字,诸路置蒙古字学。八年,于京师中都(今北京)立蒙古国子学。选随朝蒙古、色目、汉人百官及怯薛(禁卫军)官员子弟入学受教。初

  • 河中府

    西域古地名。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长春真人西游记》云:邪米思干(撒马尔罕)大城,西辽时,名为河中府。耶律楚材《再用韵纪西游事》诗“河中花木蔽春山”句下自注:“西域寻思干(撒马尔罕),西辽目

  • 南诏东帝

    唐天宝十一年(752),南诏王阁罗凤北臣吐蕃。君长赞普册阁罗凤为“赞普钟”(赞普之弟),号曰东帝,给金印。见“阁罗凤”(17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