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
葬式之一。亦称火化。将死者以火焚化。迄今中国最早的火葬发现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初期遗存,一些民族延续至今。火葬大致有三种情形:(1)因民族习俗行火葬。《荀子·大略篇》谓,“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也,而忧其不焚也”。从历史上看,与氐、羌族系有关的彝族、纳西族、普米族、白族等都行火葬。一般以家族或村寨为单位拥有火葬场。火化毕,有的以土掩埋骨灰;有的则将其置于木制“火坟”安葬。他们以为火葬可使灵魂升天。(2)因宗教原因行火葬。信仰佛教的西藏藏族、内蒙蒙古族高僧死后均火葬。另外,锡伯族、达斡尔族萨满死亡,也火化其尸。(3)因迷信意识行火葬。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对患恶疾、难产、坠岩、溺水以及被蛇伤虎咬等非正常死者,都以火焚之,以祛除邪魔。由于火葬具有多种优点,近些年逐渐为更多的民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