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朝通志

清朝通志

书名。原名《皇朝通志》,又称《清通志》。乾隆三十二年(1767)嵇璜等奉敕撰,五十二年(1787)成书。126卷。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末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省去本纪、列传、年谱,仅存与《通典》、《文献通考》性质相近之20略,以补足“三通”之数。内容中氏族、六书、七音、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为它书所无,其它与《清通典》大体相同。是书氏族一略10卷,首载国姓爱新觉罗氏,卷2至卷5为满洲八旗姓,卷6是蒙古八旗姓,卷7附载满洲八旗姓,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未载之名臣、勋臣及宗烈,卷8为满洲旗分内之高丽、汉姓、和尼堪、台尼堪、抚顺尼堪等姓氏,卷9汉希姓,卷10总论、载赐氏、改氏、以部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名为氏、省言、同姓异氏、六书、七音等,增加了满、蒙、维等语言文字。书中颇多满族资料,对研究满族社会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黄带子

    参见“宗室”(1524页)。

  • 伍弥泰

    ?—1786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姓伍弥氏。吐鲁番副将军阿喇纳子。雍正二年(1724),袭三等伯。三年,授公中佐领。九年(1731),擢散秩大臣。乾隆四年(1739),授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十五年(1

  • 河陇吐蕃部落

    吐蕃占领敦煌等地后设立的一种基层行政单位。由原13乡等改置。据汉藏文敦煌文献载,有:悉董萨部落、曷骨萨部落、上部落、丝棉部落、擘三部落、僧尼部落、下部落、中元部落、行人部落、撩笼部落以及才多部落、勃朗

  • 兵屯

    清代新疆绿营兵屯田。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置于巴里坤、哈密等处。乾隆二十二年(1757),经陕甘总督黄廷桂奏请,又以内地绿营兵在天山北路兴屯。后又扩及天山南路。所谓屯田兵,初为换防兵,后改携眷兵。

  • 葛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设置,以部人广佑等为指挥。《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可河卫称作噶哈河卫和噶哈卫。

  • 大延琳

    ?—1030兴辽国创建者。渤海始祖大祚荣裔孙(一作七代孙,似误)。辽东京(今辽宁辽阳市)人。初仕辽,官至东京舍利军详稳。因户部使冯廷休、韩绍勋“相继以燕地平山之法”绳辽东,民不堪命,遂于辽圣宗太平九年

  • 西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的松木滩、红湾寺、东西柳沟一带,操西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帕勒坦(或称三潘,汉姓潘)、增斯恩(或称增柯斯,汉姓郑

  • 赫哲历

    赫哲族的历法。流行于黑龙江富锦市等地。一年分为12个月,月无大小,皆为30天。记日方法,用30根小木条或竹片,削成同样长、宽、厚,中间穿孔聚拢到绳的一头平挂起来,过一天向绳另一端移动一根,移完为一月。

  • 姜行本纪功碑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 大人之国

    见“长狄”(3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