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法尊

法尊

1902-1980

藏传佛教学者。通称法尊法师。汉族高僧。原籍河北人。武昌佛学院首届毕业生。曾主持汉藏教理学院(1930年建于重庆)。毕生研究藏传佛教,被誉为国内西藏学之第一学者(见太虚:《我去过的西藏》序)。1925至1936年间,两次入藏,学经八、九年之久。通藏语文,尤精藏文佛经,曾将藏文大藏经中之缺佚者,由汉文佛经原版译成藏文,以补之,深得藏僧崇敬,被藏人称为法尊格西或仁波切(僧宝)。平生探究西藏佛学,直至80年圆寂。精通英文,是借译西方学者之作而传播的先驱者之一。其著述甚丰,有古代,有当代,有学理,又有治藏之议;有语文之教授,又有纯教义之专述,皆以藏传佛教为中心。所译宗喀巴名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最为著名。又有译述之作《宗喀巴大师传》。所著《西藏民族政教史》是一部早期通论性藏传佛教专著,对各教派之特色多有点睛之笔,凡治藏学者无不以此为导引。其《密宗法要》一书为其研究并介绍“藏密”的名著,成为至今研究“藏密”的正宗。因其系僧人出身,又于藏区寺院从师学法,故其语出多珠机之言。其《藏文文法》及《藏文读本》(8册)二书,为国内最早供学习藏语文的专著。深入浅出,并涉及佛教用语,以适应藏学之需和藏族民情,国内早期学藏语者多以此为课本。对近现代西藏社会历史及现状亦深有研究,著有《我去过的西藏》、《现代西藏》等书。解放后在担任中国佛协负责人的同时,仍笔耕不辍,编译《格西曲扎大辞典》,译注《白史》,撰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部分。死后塔葬五台山。

猜你喜欢

  • 崖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置于崖壁或崖穴安葬。主要分布于川、黔、湘、鄂、桂、滇、粤、闽、台、浙、皖、赣、陕等省区。其年代上限可能至夏朝,下限一般至明、清。贵州部分苗族地区和台湾省某些高山族群体中至今仍有此葬俗。

  • 玉树

    旧称达木,藏语称“结古多”。 ①自治州名。在青海省西南部,与西藏、四川、新疆相邻接。面积40万平方公里,明清时辖25族(部落),皆系土司。唐宋为吐蕃地,明属朵甘都司,清属西宁办事大臣管辖,常代表各族办

  • 石泉李唐土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石泉县即今四川北川县。明初于艾林(永坪)、坝底二堡置土司,后因白草之乱,艾林土司任候、坝底土司唐敖被废,另以李世选、唐裔充任。清康熙二年(1663),松潘总兵何德成用兵青片上下

  • 张焉豆伐

    室韦人。又作张乌豆伐。室韦首次赴中原王朝的使者。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544)四月,代表今兴安岭一带的室韦人,向东魏献方物。自后,室韦累遣使向中原朝廷朝贡。

  • 大爨碑

    即“爨龙颜碑”(2590页)。

  • 杨永安

    北周时期沙州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一说为※杨法琛子。北周时为开府、上柱国。大象二年(580)八月,益州总管王谦举兵反周,永安召集利、兴、武、文、沙、龙等6州之众响应。十一月,被北周大

  • 伊实左卫

    见“益实左卫”(1945页)。

  • 东昏王

    ①金海陵王加给金熙宗侮辱性的称号。皇统九年末(1150年初),海陵王完颜亮杀熙宗完颜亶,自立为帝,降封亶为东昏王。正隆六年(1161),海陵王率兵攻宋,十一月在扬州被部将耶律元宜等刺杀。世宗大定初,追

  • 沐璘

    ?—1458明朝将领。字廷章,号继轩,自号“东楼居士”。安徽凤阳府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回族。明开国勋臣沐英之后,沐昂之孙。以右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镇云南。素儒雅号令严明。在镇7年境内晏然。长于吟诗作

  • 韦朝元

    (1768或1791—1797) 清嘉庆年间南笼起义首领。小名阿成,又名韦德明,绰号七绺须。贵州南笼府(府治今贵州安龙)当丈寨人。布依族。出身贫寒,务农为业,喜习拳棒,颇精医道,平素好交游,并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