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汉书

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撰。120卷。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官兰台令史、中护军。其父班彪曾作《后传》65篇以续补《史记》,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未成而卒。固在《后传》基础上,积20余年,撰此书。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成稿,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成。是书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所记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前206—公元23年)间西汉230年史事。计纪12、表8、志10、列传70篇,后人析长篇为子卷,成120卷。本纪及列传中包含着许多民族史的资料,其中《匈奴传》详述先秦至西汉地皇年间匈奴之兴衰;《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简要地介绍了西南夜郎、滇、邛都、嶲、昆明、徙、巂都、冉��、白马及南粤、闽粤、朝鲜的情况;《西域传》记载婼羌、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托、西夜、蒲犁、依耐、无雷、难兜、罽宾、乌弋山离、安息、大月氏、康居、大宛、桃槐、捐毒、莎车、疏勒、尉头、乌孙、姑墨、温宿、龟兹、乌垒、渠犁、尉犁、危须、焉耆、乌贪訾离、卑陆、卑陆后、郁立师、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东且弥、劫、狐胡、山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等诸国和诸族简况,开创《西域传》之先河,为后世史家沿用。是研究古代民族史的珍贵史籍。唐以前已有23家注。唐颜师古集大成,为之作注,系现存最早广为流行之注本。论著有清王先谦《汉书补注》、近人杨树达《汉书窥管》、陈直《汉书新证》;选本有冉昭德、陈直达《汉书选》。通行为武英殿本及1962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猜你喜欢

  • 乌古孙奴申

    ?—1233金大臣。字道远。女真族。乌古孙氏。由译史入官,尝为监察御史曾劾罢中丞完颜百家。后为左司郎中、近侍局使。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东迁,为谏议大夫、近侍局使、行省左右司郎中、兼知宫省事,留

  • 其差

    见“外差”(575页)。

  • 重光

    高昌国王麹文泰年号。620—623年,凡4年。一说为麹伯雅年号。

  • 胡服骑射

    “胡”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这里具体指战国时赵国北邻之东胡、林胡、楼烦;“服”指这些民族所着服饰,其服上褶下裤,戴武冠,系具带,足穿靴,便于骑射;“骑射”指各族牧猎和作战的方式。赵

  • 渠帅

    旧时统治者对各族部落首领的称谓。《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922人附汉,“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布于缘边诸郡,助击匈奴、鲜卑。有时各族首

  • 拙里牙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拙思牙赤”、“珠噜海齐”。《元史语解》释为“善算人”。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哈剌木连、斡斤川、甘州、左手永平等处御位之昌罕、斡罗孙、耳眉、迷里迷失等均任此职。

  • 北汉孝和帝

    见“刘承钧”(864页)。

  • 永乐城之战

    宋夏之间的一次重要战争。西夏惠宗与母梁氏不协,夏大安七年(1081)梁氏囚惠宗于兴州,自视国事,国内动乱。宋乘机出五路兵攻之,未成功。大安八年(1082)宋神宗派给事中徐禧到鄜延(今陕西富县、延安一带

  • 鄂博什

    清朝将领。又作鄂博实。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年(1755),以总管率索伦兵从征伊犁,升副都统。二十三年(1758),驻守库车时,奉命率索伦兵东归,后请命于富德,率所部西行解兆惠军之围。次年,渡叶尔羌河

  • 梁柱

    宋代骨科医生。原籍西域。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定居开封,任金疮科医御医,专台跌打损伤。其后人世代为回回接骨医生,至今已历27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