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柯尔克孜文

柯尔克孜文

我国柯尔克孜族使用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柯尔克孜语分南北两个方言,其文学语言是在北部方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突厥文,信奉伊斯兰教后,开始采用阿拉伯字母——新疆突厥语族民族共同使用的书面语察哈台文。但这种书面语不能确切表达柯尔克孜语的语音特点,后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柯尔克孜语的特点作了修改和补充,我国柯尔克孜族在30年代使用的就是这套字母。它共有25个字母和一个表示前元音的符号。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柯尔克孜族的语言文字问题。于1954年7月建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后,立即成立了语文研究会,通过反复研究,讨论通过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柯尔克孜文字方案。这套方案共30个字母,其中22个辅音字母,8个元音字母。用它出版过报纸、教材,翻译过一些图书。从60年代起,由于受到“左”的思潮影响,柯尔克孜文曾停止使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柯尔克孜文得以恢复使用。1983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了《柯尔克孜文正字法》,对原方案的字母表顺序和少量字形作了调整,在使用中于1988年又进行过一次修改。与此同时,出版了《柯尔克孜文正字法词典》。目前柯尔克孜文的使用走上了健康的道路。新疆各地柯尔克孜族中小学都用柯尔克孜文教材授课。柯尔克孜文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扫除文盲、文艺创作、学术研究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 高其倬

    ?—1738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选庶吉士。四十一年(1702),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四十八年(1709),提督山西学政。五十六年(1717),迁侍讲学士、内阁学

  • 戎卢

    西域古国名。王治卑品城(今新疆民丰县尼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240,口16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时为鄯善兼并。三国时

  • 奇塔特伟征

    ?—1635后金将领。蒙古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原居克鲁伦河流域。皇太极时,与弟额尔格勒珠尔、喀兰图、札克托会率所属投后金,隶蒙古正黄旗。天聪八年(1634),奉皇太极命略锡尔哈、锡伯图,收察哈

  • 八旗封爵

    清廷授封八旗有功人员之爵。属※民爵。“民爵”中主要是※八旗世仆之爵。分公、侯、伯、子(正一品)、男(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七品),共9爵。轻车都尉

  • 舍卧克

    萨满教神灵之一,萨满的主要护神。亦作舍卧刻。鄂温克语音译,意为氏族神或祖先神。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和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信奉。初只氏族萨满供奉,后每家都供。偶像和传说来源等两地不一:使用驯

  • 又作“赀虏”。“匈奴名奴婢为赀。”(《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引《魏略》)主要来源为战俘,其攻战“得人以为奴婢”(《史记·匈奴列传》);也有由邻族转卖者, “羌所略转卖入匈奴者合万余人”(《后汉书·南

  • 田甘霖

    ?—1675清代湖北容美司土官。字特云,号铁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宣慰使※田玄第三子。土家族。兄※田既霖卒,无子,袭容美等处军民宣慰使职。重视教育,创立学宫。吴三桂叛,占其辖地,曾受命。著有《合浦集

  • 潘斡寨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正统五年(1440)七月置。隶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境。时松潘百户汪凯向松潘卫指挥使司报称,近已招抚各番寨“生番”13000余户,请设衙署管辖。英宗依总兵官都督同知李安、右佥都御史王

  • 辽阳府

    见“东京”(507页)。

  • 斡朵怜军民万户府

    元地方政区名。斡朵怜,清文献作鄂多里。元初于水达达女真地所置5个军民万户府之一,先属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治所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牡丹江右岸马大屯附近,一说为依兰县城北门外松花江南岸旧古城。建州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