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杂字

杂字

西夏常用分类词语集。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1)西夏文本,编者佚名。一为刊本,蝴蝶装,页面26.5×18.5厘米,前后皆残,存30面。以天、地、人分为三品,每品又分为若干小类。天品存雷、闪、霹、云、雪、雹、霜、露、风、天河等小类。地品有地、山、河、海、室、绢、男服、女服、树、菜、草、谷、马、骆驼、牛、羊、飞禽、野兽、昆虫爬虫等类。人品有番人姓、人名、汉人姓、节亲与余杂义混、身体、屋舍、饮食器皿等。每一小类下列若干词语,以二言为多,也有一言(汉人姓)、三言(人名)、四言(节亲与余杂义混)者。尚有同类的刊本和写本,有的写本标名为《三才杂字》。对了解西夏词语并进而研究西夏社会有重要价值。1909年发现于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额济纳旗),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张义乡小西沟岘发现的两页即为“节亲与余杂义混”中的一部分。(2)汉文本,编者亦佚名,约成于西夏晚期。手写本,蝴蝶装,前似残1页,后部亦残,存36面,面7行,行10或12字。以事门分部,每部前有标题以明类别和序数。依次为汉姓名第一、番姓名第二、衣物部第三、斛㪷部第四、果子部第五、农田部第六、诸匠部第七、身体部第八、音乐部第九、药物部第十、器用物部第十一、屋舍部第十二、论语部第十三、禽兽部第十四、礼乐部第十五、颜色部第十六、官位部第十七、司分部第十八、地分部第十九、亲戚长幼二十。也于1909年发现于黑水城遗址,现藏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 也只里

    ?—1307元朝宗王。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赤温曾孙,察忽剌子。至元二十,四(1287),胜纳哈儿因阴结叛王乃颜被夺王爵后,他受封济南王。次年,遭叛党火鲁火孙攻,获土土哈兵援,得免。成宗元贞元

  • 昂阿秃

    ?—1327元朝将领。唐兀人。昂吉儿子。河西甘州(今甘肃张掖)人。本姓野蒲氏。至元二十一年(1284),随父入见世祖,任速古儿赤(掌御服事者)。二十四年(1287),随帝征叛王乃颜,有功,奉旨代父职。

  • 俍人

    壮族旧称之一。“俍”原作“狼”,封建统治阶级的侮称。其民称“俍民”,其官称“俍官”、“俍目”,其田称“俍田”,其兵丁称“俍兵”。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流域土官统治区域。史载见于明朝中叶及清代。明末有“

  • 怒管

    又作“怒官”。清代纳西族、藏族等一些土司委派在怒江地区负责向怒族收纳贡品的傈僳族头人。缴纳贡品分官贡(怒语,傈僳语称“固也”)和贷贡(怒语,傈僳语称“干卡”)两种。前者规定每个家族每年交纳簸箕三个、白

  • 虚闾权渠单于

    ?—前60汉代匈奴单于。挛鞮氏。※壶衍鞮单于弟。原为匈奴左贤王。宣帝地节二年(前68),兄死,嗣立。时匈奴遭大饥荒,人、畜死者十之六七。其属部西嗕部南下附汉。三年,闻车师王附汉,引兵击之,遭汉侍郎郑吉

  • 贡却嘉措

    1791—1858清代藏族学者。夏河附近孜雄措干地方(今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人。5岁于拉卜楞寺出家为僧。曾任拉卜楞寺第四十一任法台。大部时间隐居山林修行或为人念经为生。著有《牦牛、绵羊、山羊和猪的故事》

  • 巴拜汗

    ?—1678※叶尔羌汗国宗室。东部统治者※阿都剌因汗第五子。受※阿布都拉哈汗之命,任哈密总督,以“圣战”名义侵扰明甘肃,其二兄※阿木伦·木汉默德汗反对此举。1653年阿木伦·木汉默德汗死后,巴拜占领吐

  •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吐蕃等处为其一,秩从二品,置宣慰使5员。治河州(今甘肃临夏)

  • 朴古只沙里

    见“萧朴古只沙里”(2004页)。

  • 阿都

    ①珞巴族家长奴隶制家庭中的奴隶对奴隶主的尊称。一作阿岛,珞巴语音译,原意为“爷爷”,转意为“男主人”。 ②崩尼部落古时血亲“类别式”亲属制,即对母系氏族男性的一概称谓,意为“爷爷”。 ③崩尼部落人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