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晋阳之战

晋阳之战

契丹王朝援后晋、灭后唐的关键战役。天显十一年(936)五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据晋阳(今山西太原)叛后唐,唐末帝李从珂族其家,并遣大将张敬达讨伐。七月,敬瑭向契丹求救,并向契丹称臣称子,允以事成割地。辽太宗耶律德光许以仲秋倾国赴援。八月,敬达猛攻晋阳,晋阳告急。九月,太宗亲将5万骑,号称30万自扬武谷(今山西代县崞阳镇)南进,直抵晋阳城下虎北口。遇唐高行周、符彦卿军,展开大战。契丹分骑3000,不着甲,直冲敬达军阵,唐兵见其羸,争逐之,战至汾曲,契丹军涉水而去。唐兵循岸进军,契丹伏兵蜂起,断唐兵为二,北侧步兵多为所杀,死者近万;南侧骑兵逃归晋安寨(今太原城附近晋祠南)。是役,石敬瑭借契丹军解晋阳之围,转败为胜。次日,进围敬达军于晋安。史称:“置营于晋安之南,长百余里,厚五十里,多设铃索吠犬,人跬步不得过。”唐末帝急遣四路军救援,并下诏亲征,因众心不齐,迟迟不前。晋安被围数月,刍粮俱竭,闰十一月,杨光远杀敬达降。契丹又转兵至团柏谷(今山西祁县团柏村)歼唐赵德钧援军,死者万计。后唐势衰。战中,契丹册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是月底,唐末帝自焚,敬瑭入洛阳,后唐亡。

猜你喜欢

  • 永宁寺碑

    明代石碑。全称“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亦称“奴儿干永宁寺碑”。立于黑龙江下游东岸奴儿干都司官署所在地特林村以北江岸石岩上(距入海口约150公里)。碑有两块:一为明永乐十一年(1413)明钦差亦失哈等巡

  • 金永昌

    见“阿拉坦敖其尔”(1243页)。

  • 番目

    清代文献对西藏地方僧俗文武官员的统称。 《卫藏通志》有“番目”篇。乾隆五十七年(1792)规定藏内管兵武职官员设代本、如本、甲本、定本及边界营官,按级逐层管束丁兵。噶厦政府文职官员为噶伦、商上仔琫、商

  • 康国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悉万斤、萨末鞬、飒秣建。昭武九姓国之一。位于今中亚两河流域撒马尔罕地区。建都于萨宝水上阿禄迪城。居民为康居之后,从事游牧,迁徙无常。王姓温,大月氏人。先世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南北朝时为

  • 龚渤

    清代纳西族第一个进士。字遂可。云南丽江大研里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进士。选翰林院检讨,后仕至侍讲学士。至解放前夕,其家门仍挂有“进士及第”匾额。

  • 内馆

    清官署名。隶属理藩院。设于东安门外御河桥侧。为供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居住之所。内设稽察内馆监督1人,由六部保送司官由理藩院引见充补,一年一换,另额设大吏4人、小吏8人,每年十月初至次年二月三十日,专门

  • 别克列迷失

    元朝将领、驸马。又译别里迷失、别乞里迷失、别急列迷失。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曾孙,巴尔思不花与燕帖木儿(拖雷女)之子。尚元室公主,供职于元廷。曾随中书右丞相伯颜等四出征伐,屡立战功。至元十二年(12

  • 哈尔芬卫

    见“哈儿分卫”(1638页)。

  • 黎溪州

    元代旧州名。古无城邑。当地民族称之为“黎驱”,讹为黎溪。初为乌蛮与汉人杂居地,南诏阁罗凤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今彝族)逐走白蛮。大理国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其

  • 南方草木状

    风物志名。晋襄阳太守嵇含撰。3卷。记述岭南地区各种珍奇植物。撰者序云:“南越、交趾植物,有四裔最为奇,周秦以前无称焉。自汉武帝开拓封疆,搜求珍异,取其尤者充贡,中州之人,或昧其状,乃以所闻铨叙,有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