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旭烈兀

旭烈兀

1217—1265

伊儿汗国创建者。又译旭烈、吁里兀。蒙古孛儿只斤氏。※拖雷子,元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弟。元太宗七年(1235),随宗王拔都西征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诸国。十三年,攻入马札儿(今匈牙利),与速不台等分军5路,大败马札儿军于漷宁河,取马茶城(今布达佩斯)。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于阔帖兀阿阑与诸王拥戴蒙哥即汗位,受命察视持异议的失烈门等窝阔台系诸王动静。宪宗三年(1253),任蒙古第三次西征统帅,出征未服诸国。六年,灭木剌夷(在今伊朗),八年,破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灭哈里发政权。九年,分兵3路侵入西利亚(今叙利亚),连破阿勒颇、大马司革等城。翌年,闻蒙哥死讯,留先锋怯的不花代统军继续征进,率军还波斯。得悉忽必烈即汗位,遣使表示拥戴,并指责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之举。中统三年(1262,一说二年),因杀害拔都系后王及屠伊斯兰教徒等因,与钦察汗别儿哥发生战争,互有胜负。后以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为中心建伊儿汗国。至元元年(1264),被忽必烈正式册封为伊儿汗,统辖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抵高加索,南达印度洋的广大地区。以子阿八哈等为长官分辖各地,并于阿剌塔黑驻夏之所兴建宫殿,于库亦城建庙堂,在蔑剌合建天文台。

猜你喜欢

  • 西摩洛

    族名。汉族对哈尼族中自称为哦怒的称谓。散居于云南景东、墨江、元江、镇沅、普洱、江城、新平等县。参见“哈尼族”(1633页)。

  • 街子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随着生产和交换发展自然形成的定期初级市场。即集市。一般是选择一块较为平坦适中的地点,作为交易场所,初无店,亦无其他设施。每逢街日,附近各个村寨的人(包括不同民族)携带自己生产或采猎

  • 博奇

    ?—1859清朝将领。达斡尔族。姓倭哷氏,隶齐齐哈尔镶红旗。咸丰三年(1853),以佐领率黑龙江骑兵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赐号富尼雅罕巴图鲁,加副都统衔。八年(1858),为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所败,收

  • 兀者揆野木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所置所之一。亦作兀者揆野人千户所,窝集奎玛所。永乐三年(1405)八月,苦野木等处女真野人首领虎失木等39人来朝。同月,兀者卫别里哥秃等来朝,命设此所,以别里哥秃等9人为千百户,赐诰印

  • 莫护跋

    三国时鲜卑慕容氏首领。前燕国君※慕容皝高祖。魏初,率部自北方入居辽西,依附于魏,从宣王司马懿破公孙氏,因功封率义王。以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为中心建政权。慕燕代之步摇冠,遂敛发袭冠,一说因故被诸部

  • 养印田

    亦称圭田、职田或薪俸田。古时有印记的壮族土官所留的自营田。征调领地内的※“提陀”(平民)为其无偿耕作,产品全属土官所有。

  • 开木楚克

    ?—170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阿尔占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率奇塔特达什、纳木札勒、齐旺朋楚克车凌等弟子投清。三十五年(1696),随清军征准

  • 刘蠡升

    ?—535北魏起义首领。又写作刘䗍升。族属稽胡(又作步落稽、山胡)。孝明帝孝昌元年(525)十二月,举兵反魏,据云阳谷(今山西左云县),自称天子,改元神嘉,置百官。活动于汾州(今山西汾阳

  • 额什丁

    伊斯兰教大毛拉。1353年,※东察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汗正式接受伊斯兰教之引导者。其祖先被成吉思汗带到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后转至察合台汗国东南部定居。其父扎马鲁丁曾劝说秃黑鲁帖木儿皈依伊斯兰教

  • 莫何去汾

    见“莫何”(18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