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范围通令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4号卷子。全卷7行。系吐蕃关于河西秋季放牧范围的通令。内容是:“通令九江之都噶、冈西、浦西:秋季来临,马需长时放牧,应依旧例,严管哨所,全部羔羊一头也不得留于城堡之外。此次应速往牧场,如不前去,则将对都噶、冈西、浦西惩处。”此通令为吐蕃遣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是时吐蕃牧业发展状况、管理制度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4号卷子。全卷7行。系吐蕃关于河西秋季放牧范围的通令。内容是:“通令九江之都噶、冈西、浦西:秋季来临,马需长时放牧,应依旧例,严管哨所,全部羔羊一头也不得留于城堡之外。此次应速往牧场,如不前去,则将对都噶、冈西、浦西惩处。”此通令为吐蕃遣存的少量古藏文文书之一,对研究是时吐蕃牧业发展状况、管理制度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三坊”房屋及一座照壁围成封闭型院落。每坊屋皆为三开间两层,其位置及使用有主房、厢房之别。开间进深在大理一带几乎相等,在剑川一带厢房稍小。三坊的底层为居室,楼层储存杂物。
见“三娘子”(50页)。
书名。元陆文圭(1252—1336)撰。20卷。文圭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幼年颖悟,博通经史及天文地理律象医药算数之学。宋咸淳(1265—1274)初,以春秋中乡选;元延祐(1314—1320)
参见“打差”(428页)。
契丹皇族之一。为对耶律欲稳后裔的称呼。欲稳,祖台押,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为北边※拽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父匀德实及其家罹难时,尝倚之以免;开国后,阿保机始制宫卫,欲稳领门客率先附之,阿保机嘉其忠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蒙古语称“布特苏木”,也称“包头召”。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召拐子街。约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砖木结构,为以圆木支撑的西藏式二层楼房。一楼为经堂;无隔墙;二楼供释迦牟尼;护
?—838唐代吐蕃名僧,赞普赤德松赞时的参政高僧。又称“娘·定增桑布”。曾获“钵阐布”称号,故又称“钵阐布定埃增”或“钵德娘·定埃增”。初任赞普幼年之师僧,为吐蕃史上第一位赞普的“师长”,深受器重。后
唐、宋、元时期对由海路而来的穆斯林商人称谓。其中有阿拉伯、波斯、中亚、北非、东非、南亚、东南亚之穆斯林商人。此外,由陆路而来的穆斯林商人到南方经商者,亦包括在内。该词最早见于《癸辛杂识》一书。《文昌异
突厥部落之一。又作弊剌、遏罗支。在突厥之北,地近北海(今贝加尔湖)。“马色皆駮,因以名国”(《新唐书·回鹘下》)。突厥谓“駮马”为曷剌,故亦名曷剌国。随水草驻牧,喜居山地,亦以马耕田,有胜兵三万。“虽
渤海国宗王。第二世王※大武艺子,文王※大钦茂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奉文王命朝唐,获厚遇,唐玄宗于内殿宴饮、授官、赐袍带,留作宿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