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摩凌阿鄂伦春

摩凌阿鄂伦春

清代对编入布特哈八旗充当骑兵之鄂伦春人的称呼。一作摩凌阿俄伦春。“摩凌阿”,满语,意为“马上”或“骑马的”。鄂伦春族于清初臣服清王朝,后因沙俄侵略大部分由黑龙江北迁居嫩江流域,清廷将其分编佐领入旗籍,设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其事。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防御沙俄,令其“被甲驻防”,调集部分鄂伦春丁壮充当驻防骑兵,因有是称。光绪八年(1882)专管鄂伦春事务的兴安城总管衙门设立前,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到※布特哈总管衙门指定的地点接受军事训练。平时狩猎,有战从征。与其相对,大部分散处山野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则被称为※“雅发罕(步行的)鄂伦春”。两者皆有向清廷岁贡貂皮1张的义务。

猜你喜欢

  • 刘元海

    即“刘渊”(859页)。

  • 盈江设治局

    行政区划名。明清为干崖宣抚司、盏达副宣抚司,属傣族土司。民国二年(1913),分设干崖、盏达弹压委员,民国五年(1916),改设行政委员,隶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改设盈江、莲山设治局。盈江即

  • 西征庚午元历

    成吉思汗时期耶律楚材创制的历法。又名《麻答把历》。蒙古国初期承用金朝《大明历》。元太祖十五年(1220),成吉思汗西征时,因《大明历》与时令不尽相符,命耶律楚材创制新历。耶律楚材在《大明历》基础上减周

  • 三征三岩

    清朝征讨三岩的战争。三岩位于西藏东部与四川交界处,为由川入藏的要路。其头领屡唆众劫掠官兵、商旅,梗阻通道,清政府为确保由川入藏之路畅通,曾多次用兵征讨,其中重要者有三次:(1)乾隆四十五年(1780)

  • 硕德

    ?—1294?元朝将领。又译世德、拾得。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后裔,※乃燕之子。智敏有干才。中统(1260—1264)初年任宿卫,典朝仪。继任同知通政院事。以吾者、吉烈灭2部扰边,受命前往招谕,执

  • 速黑忒

    (?—1534,一说为1520) 明代海西女真首领。又作舒和德。纳喇氏。哈达部著名首领※王忠父(一说为伯祖父)。明正德(1506—1521)至嘉靖(1522—1566)初年,为塔山前卫左都督。居松花江

  • 诺杂

    彝语音译。意为黑彝主子们吃的饭食。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细荞麦面加工成饼子,解放前专供奴隶主食用。奴隶们只能以荞麦皮、野菜做成的※仆杂充饥。

  • 击古尔

    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和体育项目之一。“古尔”,蒙古语,指经过加工的牛膑骨,即髀石。流行于蒙古东部地区。由古代狩猎的工具演变而来。《元朝秘史》中有成吉思汗幼年玩这种游戏的记载。古尔分母古尔和子古尔,每枚重

  • 积石关

    古津名。即今“大河家渡口”。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东距小积石山25公里,隋名临津关,亦称临津城。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击吐谷浑,途经此。唐仪凤二年(677),置积石军,自此

  • 睦南关

    参见“镇南关”(25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