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4年之间,改制并创造天文观测仪器近20种,郭守敬等复测日月星辰运行之变,并亲自率员外出实测。其观测范围极广,“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凡二十七所”。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考正凡七事,创法凡五事,参照前代历法,测定冬至时刻,推算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精确度极高,于至元十七年(1280)修成新历。忽必烈取“敬授民时”之意,赐名为《授时历》,于次年颁行天下。此历采用一系列比较正确之天文常数值,较之以往累代所行用《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等都更为精确。此历并正式废除了上元积年日法,采用了近世截元法,为编历史上一大创新,成为我国古代一部最精良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