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拓跋珪

拓跋珪

371—409

北魏创建者,即太祖道武帝。名亦作涉珪、涉圭。386—409年在位。鲜卑拓跋氏。代国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孙,献明帝拓跋寔子。为东部大人野干女贺氏所生。代建国三十九年(376),代国为前秦所灭,代民被分为二部,黄河以东属匈奴独孤部刘库仁,河南属铁弗匈奴刘卫辰。珪因年幼随母自贺兰部,投靠库仁。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奔贺兰部依其舅贺讷、被推为主。次年正月,集旧部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即代王位,改元登国,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四月,改称魏王,国号魏。时其叔拓跋窟咄在匈奴独孤部刘显支持下逼南境,诸部骚动,人心顾望,珪惧内难,北逾阴山复依贺兰部,遣使求救于后燕慕容氏,合兵击败窟咄,尽收其众,内部趋于稳定。登国二年(387),南破刘显部。翌年,东败库莫奚和解如部。继讨高车袁纥及豆陈部、纥突邻、纥奚、贺兰、叱如等部。六年(391),西讨黜弗部,北征柔然,破刘卫辰部,获取大量牲畜财物及土地,势力益盛。十年(395),大败后燕慕容宝于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次年,建天子旌旗,改元皇始。二年(397),乘慕容垂新死,亲总六军40余万,进兵中原,先后攻取晋阳、中山、邺等名都重镇,拥有黄河以北之地,隔河与东晋相峙。次年,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署百工伎巧10余万,以充京师。诏给内徙新民耕牛、计口受田。七月,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称帝,改元天兴。追尊远祖毛以下27人皆为皇帝。定京畿东到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陂,其外,四方四维,置八部帅以监之。在位期间,广泛招纳人才,起用汉族士人,效法中原王朝,制定典章制度,建省台,置百官,立爵品,正封畿,定律令,申科禁。重视农业生产,息众课农,计口授田,屯田垦荒,减轻租赋;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皆同编户,悉令选籍;兴学校,增加国子太学生,并为五经群书置博士官等,巩固了北魏统治,有利于鲜卑社会的发展。晚年为政暴虐,疑杀百官,朝政衰废。天赐六年(409),为次子拓跋绍所杀。明元帝永兴二年(410),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改谥道武皇帝。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改庙号太祖。

猜你喜欢

  • 和尔本

    1620—1639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和硕图额驸之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三等公爵。九年,命专管四牛录。崇德元年(1636),封其所尚公主为固伦公主。三年,任纛章京。四年,随贝勒岳

  • 绥远城武备学堂

    清末内蒙古绥远训练新军骨干的学校。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绥远将军信恪创办,校址设在绥远(今呼知浩特)新城南门里一号。二十九年,钦差大臣兼绥远将军贻谷接办,陈兴远任监督。学生主要自满洲八旗青年子弟

  • 得图木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关于打仗开辟田土的歌”。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记述400多年前滇西北一带的民族战争和傈僳族英雄木必扒领导傈僳族人民迁徙及开辟怒江地区的历史事实。全诗以高亢激越的基调,悲壮沉痛的感情,丰

  • 宇文籍

    770—828唐朝文臣。字夏龟。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父宇文滔,官卑。少好学,尤通《春秋》。初窦群自处士征为右拾遗,表籍代己,由是知名。宪宗元和(806—820)间,登进士第,从宰相武元衡出

  • 傣讷

    见“傣哪”(2243页)。

  • 李势

    ?—361十六国时期成汉君主。343—347年在位。字子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寿长子。李期(334—338年在位)时,拜翊军将军(一说为翊军校尉)、汉王世子。汉兴元年(33

  • 呼延攸

    ?—310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前赵)大臣。匈奴呼延氏。大司空※呼延翼子,汉王刘渊皇后之兄弟。晋惠帝建武元年(304),乘晋内乱之机,与右贤王刘宣谋举刘渊为大单于。奉命赴邺(治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告渊。

  • 阿里克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藏语音译。西宁管辖40族之一,即雍正时(1723—1735)达赖宣抚的阿里克40土司中的阿里克部落。原驻可可乌苏。东至多尔宗与察罕诺们汗界,南至纳克溪、色特尔布木,西至厄林汤奈

  • 巴锡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康熙初年,由赞礼郎授户部员外郎,迁监察御史。二十二年(1683),巡视两浙盐课,三十年(1691),授山西按察使。三十六年(1697),擢陕西巡抚。三十七年,升云贵总

  • 永熙

    北魏孝武帝(出帝)元修年号。532—534年,凡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