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儿
即“达斡尔族”(735页)。
即“达斡尔族”(735页)。
古代乌桓、鲜卑等邑落首领的称号。邑落为部落的分支,“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邑落各有小帅,不世继”(《三国志·乌丸鲜卑传》),由推举产生,执掌本邑落事务,调解纠纷。隶属大人统
蒙古部名。亦作巴尔呼。居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有谓源出《蒙古秘史》所记居于巴尔忽真河流域之巴儿忽部。清代有陈巴尔虎和新巴尔虎之分。阵巴尔虎原有十五佐,康熙(1662——1722)中,附牧察哈尔,后迁隶布特
元代掌驿传的中央机构。太祖时始置站赤,太宗进一步完善,至元代,全国遍设驿站。世祖至元七年(1270),立诸站都统领使司掌其事。十三年,改为通政院。十四年,分置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
?—1863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苏完瓜尔佳氏。字克斋。由官学生考取恩监生,道光举人。道光年间,历任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等职。道光三十年(1850),针对时弊,列陈国事条5:重河务,求疏导之法;严
见“卒本夫余”(1497页)。
元末明初云南阿迷州土官。彝族。又作和宁。元末承袭阿迷州万户府土官。明洪武十六年(1383),亲自赴京朝贡。十七年,予诰敕冠带,实授阿迷州(治今云南开远县)土官知州。
书名。清毛岳生撰。1卷。为作者所著《元书》存而未佚部分。《元书》亦未竟,仅撰有诸表、《考辨》数卷及后妃、公主二传,表及《考辨》均佚,惟二传犹存。对《元史》有所增益。《后妃传》中烈祖后诃额伦、太祖后忽阑
1760—1843清代学者,字近光,号敦夫。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乾隆进士,官居编修。著有《西夏书》20卷,未见传本;一说书未成而辍。
简称“蒙古文化促进会”。1940年在延安成立。吴玉章任会长,林伯渠、李富春、阿拉腾札布为理事。主要任务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主张实现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研究和介绍蒙古民族文化及革命事迹等。
又名“黑瑶”。部分瑶族称谓。因服饰尚青而得名。原先散居于黔南荔波县各地,以狩猎为生,大约在明末清初辗转迁至荔波县东北30里的瑶麓。这里土地平畴,气候温和,在邻近布依族的影响下,逐渐定居下来转向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