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帝师癹思八行状

帝师癹思八行状

元代癹思八生平事迹专文。至元十七年(1280),帝师八思巴圆寂后,翰林学士王磐奉敕撰。癹思八即元代乌思藏高僧八思巴·洛卓坚藏(1235—1280)之异译。文中首录元世祖忽必烈尊赐封号全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据本文载:八思巴为土波(吐蕃)望族之裔,幼从其伯父萨师加哇(萨班、公哥坚藏)出家学经,7岁演法,精通三藏。癸丑岁(1253),应忽必烈之召驰驿王府晋谒。戊午岁(1258),应蒙古宪宗(蒙哥)诏主持僧、道两家辨伪,僧人获胜。庚申岁(1260),忽必烈即帝位后,尊为国师授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教门,寻辞返乌思藏,期月召还。庚午岁(1270)至元七年,以制成大元国字(八思巴蒙古文),下诏颁行,并升号大宝法王,赐玉印,统领全国释教,旋又西归。甲戌岁(1274)至元十年召还,隆重优礼,并请为皇太子真金说《彰所知论》,寻又力辞,于庚辰岁(1280)至元十七年圆寂。世祖命于京师建塔保藏真身舍利,又敕命王磐撰成行状。行状所叙八思巴历年事迹行止,皆为当时史实,并与藏、汉史籍所载相符,向为史家所重;然文中称八思巴卒年42岁,而藏文《萨迦世系》、《八思巴总传》则推算其卒年46岁,并为学界所沿用。

猜你喜欢

  • 田五起义

    清代甘肃回民反清起义。又称石峰堡起义,或称田五、张文庆起义。田五,又名田富,“新教”(即哲赫林耶)教派创始人马明心弟子。为替师马明心报仇,反抗清廷对※苏四十三起义的残酷镇压,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

  • 龙达田

    参见“纳龙达”(1268页)。

  • 罗布桑嘉措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一世”(643页)。

  • 速忽鲁碗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诸宫下均设抹里。速忽鲁碗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抹里。

  • 格旺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土司衙门职员,亦称“家具管家”。专管官寨各种家具的保管和维修。由8户上等百姓轮流担任,每次1人,一月一换,任职期间自带口粮,无津贴。世袭。

  • 北定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居地在今四川松潘东南部。洪武十四年(1381),明廷在其地置北定簇长官司。永乐十二年十二月(1415年1月),派人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后依明例屡派人入朝贡马及方物,获取回赐。

  • 清廷对蒙古的封禁政策

    清统治者从分散和孤立蒙古的目的出发,除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分别建立蒙古八旗、游牧八旗、总管旗、札萨克旗,限制其辖境,封锁其疆界,使之成为互不相属,不通往来的小块封建领地外,并对蒙古实行封禁政策,限

  • 古代民族

    古代社会基本具备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指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人们共同体,即分别存在于原始社会晚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的人们共同体。他们是

  • 德勒库达日依勒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伦春语音译。“勒”字亦作“乐”或“尔”。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据说是主管人畜患癫痫病的神。神偶是在一块方布上画龙、蟒各两条,凶鸟两只,太阳、月亮各1:再用木刻1个1只

  • 诘归之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一作诰归之。郁久间氏。柔然西部首领※緼纥提长子,※社仑兄。原与父率诸弟及部众居柔然西部,服属鲜卑拓跋部。拓跋什翼犍(320—376)卒后,父子趁机脱离拓跋部,投附刘卫辰(夏主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