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颜

巴颜

亦作拜颜、巴彦、巴延。满语音译,意为“富裕”、“富翁”。与蒙语“伯颜”同义。可视为一种美称或称号,系于人名之后,表示敬重。享有此称者多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清太祖努尔哈赤勋臣额亦都的祖父,被尊为阿凌阿拜颜;何和礼的祖父、胞兄,时称克彻巴颜、屯珠鲁巴颜。皆因家赀厚冠一方而得名。也以之为人名,如巴扬阿(?——1876),表示“富有的”期望;为山名,如巴颜喀喇山(在青海省中部偏南),蒙语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为地名,在内蒙古,冠缀“巴彦”意思者不知凡几。“派巴颜”,则是清初一种让家道殷实之户耗赀出力,为皇室包揽一定量差务的制度。凡内务府人员奉旨简用关税、盐课等职者,任满回京日都要由府编入“巴颜”班次,循序听差应役,为主子作力所能及的报效,如赴新疆办供一次哈密瓜等。

猜你喜欢

  • 牛川

    河流名。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境内塔布河(锡拉木林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在此搜集旧部,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复代国。二月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天兴二年(3

  • 三竹节

    明代乌思藏地名。即今西藏日喀则。永乐六年(1408),其寨官桑黑结失札与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等遣使赴京师贡马及方物。受明廷赐钞、币等。后,其地首领依例入贡。

  • 南诏东岳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乌龙山(又名绛云弄山,位于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300里)称东岳,为五岳之一。亦即乌蒙山,又称云龙山,有12峰,雄拔陡绝,

  • 河陇吐蕃占领区

    指唐代吐蕃在河西、陇右侵占的地区。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东去长安平乱,河西空虚。吐蕃乘机攻陷兰、河、廓、鄯、洮、岷、秦、成、渭等陇右诸地,继取凉、瓜、甘、肃等州。建中二年

  • 安藏

    ?—1293元代畏兀儿翻译家。即安藏札牙答思。字国宝,自号龙宫老人。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9岁从师学佛经。15岁习儒、释二家文书,通多种语言,在翰林中颇负盛名。宪宗蒙哥时(1251—

  • 新疆电报总局

    清末及民国时期新疆邮电机构。光绪十八年(1892),陕甘总督杨昌浚、新疆巡抚陶模会奏,请拨款安设关外电报线路,经总理衙门及户部核议,先后拨款24万两。十九年,电报总办、津海关道盛宣怀派员测量路线。二十

  • 李从敏

    ?—951五代后唐宗室。字叔达。沙佗人(一说人先世本代北胡人,后随沙陀李氏征战,也称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善骑射。初从庄宗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兼行军司马。天成元年(926)后,迁皇城使、保义军节度

  • 回部

    清朝使用的民族称谓。指维吾尔族。清代称维族为“缠回”,故称其部落、部族为“回部”。如“吐鲁番回部”和“哈密回部”。乾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又称新疆南部八城维族为“天山南路回部”,统称维吾尔族为“回部”

  • 塔本

    ?—1243蒙古国将领。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宋时五设托陀(托陀,意“国老”,其国主所赐号)之子。人以其好扬人善,称之曰“扬公”。初随畏兀儿亦都护※

  • 达玛仁钦

    1364—1432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藏族。初为仁达哇第子,擅长辩证。约明洪武三十年(1397),拜宗喀巴为师,参与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协助建立甘丹寺。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圆寂,以法衣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