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雅尔什第

巴雅尔什第

?—1781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车臣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扎勒长子。乾隆五年(1740),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十五年(1750),授盟长。二十年(1755),与同部辅国公达尔济雅等统兵三千,随清军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继随乌里雅苏台大臣阿兰泰征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叛众,于布拉罕路击斩台拉克和济木呼哩,擒阿克珠勒,因功封和硕亲王。后驻防科布多布延图。二十一年,从定边右副将军哈达哈征哈萨克,败阿布赉汗兵,擒固尔班和卓,赐三眼孔雀翎。后返本部,镇压齐木齐格特,次年,于呼伦贝尔之西,执什第等,加一级。

猜你喜欢

  • 怀朔镇

    见“六镇”(382页)。

  • 织绢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丝绸等织造和作坊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已有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五品,属末等司。

  • 牦牛山

    山名。又作旄牛山、髦牛山。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西昌市与雅砻江中游之间。古代居住于此山周围的一些部族,如髦牛种、越羌、旄牛夷等,就是以其命名。

  • 乌萨哈尔汗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 纳忽里

    元末哈密镇将。亦作忽纳失里、纳忽失里、兀纳失里。蒙古贵族。初封威武王,后改肃王,又称哈梅里(哈密)王。明洪武十三年(1380),闻明都督濮英练兵西凉,欲开哈梅里之路,以通商旅,惧遂遣使至明廷贡马。翌年

  • 窈爪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窈介部。原为※奚族三营(氏族)之一,契丹开国前后被攻降,成为契丹著帐(皇族宫帐)奴隶,设夷离堇(军事首领)管辖。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为部,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部民取

  • 可不里

    见“高附”(1907页)。

  • 阿布都拉

    ?—176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又译阿卜都拉。哈密人。清札萨克贝子※额敏子,郡王玉素布弟。性贪暴。乾隆二十五年(1760),授乌什阿奇木伯克。任内,与乌什办事大臣素诚恃权横行,贪脏枉法,苛敛百姓,侮

  • 部落使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吐蕃在其本部及河陇吐蕃占领区均设此职。松赞干布在吐蕃设61个千户部,藏语谓“东岱”,每千户部设1千户长,藏语称“东本”。在敦煌文献《藏汉对照词语》残卷中,则称千户长(东本)为“部落

  • 额里野

    见“库页岛”(1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