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尕藏寺

尕藏寺

藏传佛教寺院。藏语称“尕藏班觉楞”,意为“善缘富乐洲”。在青海称多县。县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之萨迦派寺院。据传,至元二年(1265),八思巴返藏途经玉树,于嘎哇隆巴地方讲经灌顶,聚信徒万余人,由此嘎哇隆巴更名为“称多”,收一名弟子,授名为“嘎何尼当巴衮噶扎巴”(简称阿尼当巴)。三年后,阿尼当巴按八思巴之意建寺,并在八思巴讲经处修建“百玛嘎宝”坐台,以示纪念。寺内供八思巴所赠之释迦佛像、全套大藏经、合金梵塔、九尖摇铃等器物。八思巴又以蒙、汉、藏三科文学向该寺颁赐命书,要当地居民向寺院贡纳酥油、黄金、青稞、牲畜等,不得侵犯寺院,并赐阿尼当巴主管当地政教之象牙章和白檀木章各1枚。寺僧达1900人。清代,因屡遭兵乱,势渐衰。1981年复修,有大经堂1座,殿堂3座及拉让1院。寺内原存文物有明洪武年间所绣制的跳神舞衣2件、铸有“大明永乐年施”字样之妙金刚菩萨像1尊、铜钹4副;铸造之无量寿佛1尊,上有“大清乾隆庚寅年敬造”;并珍藏有唐朝赠吐蕃之一佛像。此寺以西藏萨迦寺为主寺,其子寺有邦夏寺、岗察寺、吐登寺、赛浦寺、达杰寺等。寺僧须往萨迦寺朝佛学经,受比丘戒,方称之为“扎哇”。活佛系统主要有阿尼当巴和罗日喇嘛。

猜你喜欢

  • 关格纠

    德昂语音译,亦作乖格鸠。旧时云南德昂族由父权大家庭向个体家庭转化中的一种家庭形态。德昂族父系大家庭瓦解后,各小家庭并不随之建立单户住宅,仍由有亲属关系、经济独立的2—3户或4—5户小家庭共同建筑一幢大

  • 黑河府

    地名。又称黑河副都统府。位于今黑龙江省北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黑河市。民国元年(1912)废,改属瑷珲直隶厅。1934年,设置黑河省。沿革、民族详见“瑷珲直隶厅”。

  • 宝巴

    见“保八”(1680页)。

  • 拉萨僧人反洋教斗争

    18世纪40年代,卡普清教会传教士在拉萨建成教堂和僧舍后,在四噶伦(西藏总理政务官员)之一颇罗鼐支持下,开始传教活动。部分僧人认为容忍此事,不久基督教将取代藏传佛教,遂利用藏民基督教徒拒绝达赖喇嘛摸顶

  • 中山国

    古国名。亦称鲜虞中山国。春秋末鲜虞人建。始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即周敬王十四年(前506)。一说鲜虞人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城中有山,曰中山,因以为国号。此为早期中山国。以鲜虞氏为主体,联合仇由

  • 鲊憨

    见“昆憨”(1409页)。

  • 蒙古图志

    书名。清人袭自珍撰。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又名巩祚、易简、自暹、号定庵。道光进士。好公羊学,提倡经世致用、社会改革。与魏源同为近代主张经学、史学为政治服务的改革派。任清廷内阁中书时,预感沙俄扩张势

  • 鄂赖

    清朝武官。蒙古正黄旗人。原系喀喇沁部人。袭任理藩院郎中兼步军副尉。康熙五十七年(1718),随定西将军噶尔弼征四川口外理塘、巴塘。五十八年,奉命招降察木多等处索克三丹公、朱公、吉东,龚布等处之拉礼、墨

  • 托津

    1755—1835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知亭。尚书博清额子。以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嘉庆四年(1799),署副都统。奉命将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军需所用银两解往达州。次年,

  • 吹忠

    藏语“chos skyung”的音译,意为“降神人”、“护法”;清译“吹忠”或意译“神汉”。旧时藏族对专事作法降神的宗教职业者的称谓。男女兼有。旧时西藏地方大至活佛转世、确认、重大事件的抉择,以及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