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寿县清真寺

寿县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安徽省寿县南关留犊坊。始建于明初。天启元年(1621),清康熙年间(1662—1722)、道光二十五年(1845)、光绪十六年(1890)等多次重修。相传原址在寿县西门外,清初迁至今处。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大殿为康熙年间重修,木质结构,为两座重檐歇山斗拱勾连搭式,周围用石廊柱环绕,是为少见。殿内龛壁,以阿拉伯经文装饰;右侧虎图白楼(即宣教台),楼顶用三重檐式,造型精美。殿内原悬明清以来匾额数十块,其中一块为明朝宰相刘良佐题赠。又藏有记录该寺建造年代砖刻多块,其中大梁上方砖刻有“明天启元年某月吉日重修”之字样,较为珍贵。该寺庭院甚广,却未有邦克楼(即叫拜楼)之设置。建筑之巨大、华丽,乃内地之罕见。

猜你喜欢

  • 上都路总管府

    见“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117页)。

  • 元唾壶

    元代蒙古宫殿吐痰用具。《元史·舆服志》载:“唾壶,制以银,宽缘,虚腹,有盖,黄金涂之”。据马可波罗亲眼所见,凡大臣入朝时,随身带唾壶,殿内不许吐痰于地。欲唾时,揭开壶盖,向上行礼表示歉意后,吐痰入壶,

  • 守官僚

    古族名。僚人的一支。唐代对黔中道黔州东南地区僚人的总称。分布在※东谢蛮以南,即今贵州从江、荔波一带。俗与东谢蛮同。今侗、水、布依等族与之有密切关系。详见“僚人”(2454页)。

  • 侗语

    我国侗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的20多个县。使用人口有140多万。历史上无文字,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侗语分南、北两个方

  • 延信

    1673—1728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肃武亲王豪格之孙,多罗温郡王猛峨第三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封三等奉国将军。三十七年(1698),授二等侍卫。四十年(1701),授正蓝旗满洲都统。

  • 完颜素兰

    ?—1230金大臣。一名翼,字伯扬。女真族。完颜氏。至宁元年(1213)策论进士。累迁应奉翰林文字,权监察御史。翌年,金宣宗迁都南京(今开封),继召留守中都(今北京)的太子守忠亦赴南京,他力谏留太子共

  • 马九霄

    元代书画家,诗人。原名唐古德,字立夫。以“马”为姓,以号行。回回人。先世本西域人,祖父随蒙古军东迁,占籍怀孟(今河南沁阳县),后定居龙兴(今江西南昌市)。元曲家、书法家马九皋胞弟。历任江西行省令史、淮

  • 贝珠衣

    亦作“织贝衣”。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制作的一种服饰。是用一种砾磲贝切成细片,磨成细小贝珠,然后将珠穿缀成一串串,缝饰在麻布衣或裙上,故称。一件贝珠衣通常缀有数万颗贝壳珠,颇具特色。

  • 齐里达罕礼

    哈萨克族习俗。又译迟勒迭哈那。意为“诞生礼”。哈萨克人认为生小孩不仅是一家一户的喜事,也是整个阿吾勒(又译阿乌尔)的喜事,故在孩子诞生的当天晚上(一说二三天内)便要举行庆贺礼,左邻右舍妇女纷纷携带“葵

  • 哈剌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哈鲁所。永乐四年(1406)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