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割之乱

察割之乱

辽代(契丹)初期重大政治事件。察割,即耶律察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四弟耶律安端子,为辽世宗耶律阮的族叔。世宗即位时,淳钦太后不允,将兵抗击,在此两强争斗之时,他见世宗宽厚,乃怂恿其父投附世宗。后世宗确立,他以功受封“泰宁王”。天禄三年(949),当其闻知萧翰有函邀其父参与谋反之事,立即遣人上告,受世宗召见,面陈时“泣诉不胜哀”。遂获宠信,令领女石烈军,出入禁中。得机即献媚世宗,屡以家中细事上告,世宗以为诚。然其反心日久,入宫后见诸族属杂处,不便下手,渐徙己帐迫进于世宗行宫,寻机行弑。其谋为右皮室详稳耶律屋质所察,上表世宗,世宗不信,并将表与察割览,“察割称屋质疾己,哽咽流涕。”屋质再告,世宗言:“察割舍父事我,可保无他!”屋质数谏:“察割于父既不孝,于君安能忠!”终不被纳。天禄五年(951)七月,世宗幸太液谷,留察割饮宴3日,察割欲下手,未果,是年九月,又随世宗征伐后周,军至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乘世宗与太后祭文献皇帝于行宫,群臣皆醉之机,密约寿安王耶律璟谋逆,遭拒,继伙同耶律盆都,于是夕率兵入帐杀世宗与太后,僭位自立。对百官不从者,执其家属相胁。耶律屋质逃出,拥寿安王耶律璟集兵围讨,众军见平叛有首,纷纷投附,察割见势于己不利,又以杀群官家属相胁,更引起众官不满。他遣林牙耶律敌猎与耶律罨撒前往耶律璟处,以谋构和。耶律璟将计就计,以敌猎复言察割,诱其出,即脔杀之。诸子皆伏诛。是乱乃平,平乱后寿安王即位,是为契丹第四代皇帝辽穆宗。

猜你喜欢

  • 永昌道

    古道名。西汉时称博南(今云南永平)道。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滇西哀牢王柳貌归附,汉明帝遣使臣率兵拓宽之。使北自四川南下的※灵关道和※五尺道于云南驿(今祥云境)汇合至叶榆(大理)后,再西越博南山

  • 普几

    见“周几”(1491页)。

  • 刀栋梁

    1886—1943民国时期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承恩子。民国十六年(1927),父卒,继为宣慰使。与民国政府所派流官柯树勋共管地方政权,区县与土司并存,

  • 僧格

    ①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 ②(?—1671)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又译僧厄。额尔德尼巴图尔珲台吉第五子。清顺治十年(1653)继承父位。因异母兄车臣、卓特巴巴图尔不服,谋取而代之,彼此战乱

  • 迪乌宗派源流

    书名。又译《德乌教法史》、《德乌佛教史》。迪乌撰。1109年成书。先以手抄本传世,西藏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部藏文佛教史专著。全书3章:第一章讲述佛教在印度的产生及传播;第二章具

  • 诺桑哇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诺布桑布。后藏人。据藏文史书《新红史》载,系仁蚌巴南喀杰波之子。承袭祖、父辈宗本及万户长职。明宣德十年(1435),依恃帕竹政权势力,出任娘麦桑珠孜之宗本,并建容地强钦寺,成为帕

  •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

  • 东沃沮

    古沃沮族的一支(一说即沃沮)。因其分布于盖马大山(今长白山及狼林山脉,一说仅指狼林山脉)以东而得名。又因其在北沃沮(一说在长白山)南,故又称南沃沮。分布地区南至今朝鲜元山市以北与貊接,

  • 哈剌基

    元朝法酒。蒙古语音译。用以处死“犯人”。据叶子奇《草木子》记载,“法酒,用器烧酒之精液取之,名曰哈剌基”。该酒从葡萄酒中炼制,色清如水,冬不结冰,故以是否结冰辨其真伪。有剧毒,“饮之则令人透液而死”。

  • 沮渠罗仇

    ?—397十六国时期卢水胡首领。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北凉主※沮渠蒙逊伯父(《北史》作叔父)。先世官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世任部帅。归附后凉吕光,历任西平太守、尚书,拜建忠将军。后凉麟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