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息

安息

西域古国名。音译帕提亚。位于里海东南,相当于今伊朗东北和土库曼南部。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信琐罗亚斯德教(袄教)。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王治番兜城(百牢门)。不属都护。地产稻麦、葡萄酒。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国以银为钱,文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即更换。有市列,商业发达。公元前六世纪后期属波斯帝国一行省。公元前329年隶属于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及后继的塞琉西王国。前247年前首领阿萨息斯一世杀塞琉西总督自立为王,建阿萨息斯王国。公元前2世纪中叶,国势渐盛,势力西达伊朗高原西部及两河流域以北,东迄大夏的马尔吉安那和印度西北部,成为西亚强国。其势堪与西罗马、贵霜抗衡。国都初建于尼莎,后西迁埃及巴坦那和忒息丰等地。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地当罗马帝国与中国汉王朝贸易、交通的要道,主宰该地区的中继贸易,特别是与中国的丝绸贸易。汉武帝时始遣使安息,自后往来不绝。曾献大鸟卵(驼鸟蛋)、狮子、符拔(鹿科动物)、犁靬眩人(魔术师)等于汉。公元97年,汉西域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罗马),抵安息西境受阻于大海而返。公元2世纪末国势衰微。公元226年为萨珊波斯兼并。多受波斯、巴比伦、希腊及印度影响。

猜你喜欢

  • 橐离

    东北古国名、古族名。一作索离、稿离、橐离。来源史无明载,一说是东夫余被高句骊灭后北逃的一支。所指和所在无定论,一说当即北夫余,或其先世,地在今嫩江以东,东流松花江以北的呼嫩平原,中心地在乌裕河流域;二

  • 阿拍

    拉祜语音译,意为“放工”。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雇工的称谓。雇工分长工(拉祜语称“卧结”,意为“奴仆”)和短工(拉祜语称“戛八”,意为“帮工”)两种:长工除与主人一道参加农间劳动外,还要担负砍

  • 厄真

    即“额真”(2530页)。

  • 石烈

    契丹语音译。原为契丹氏族的称谓,建国后遂渐演变为相当于“县”和“大乡”的基层行政单位。契丹诸宫卫、诸部族下均辖有数石烈。诸宫与大部族所辖石烈内设有夷离堇、麻普、牙书;小部族石烈设令稳、麻普、牙书,各司

  • 阿尔苏博罗特

    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汉文史籍作我折黄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满都海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蒙古后,被封为多罗土蛮(多伦土默特)部领主。驻牧于山西偏关外

  • 积石山

    ①山名。其名始于春秋。唐时有大积石山与小积石山之分。大积石山,《唐书》称紫山,又称阿尼玛卿山、玛积雪山。“阿尼”,安多藏语音译,意为“先祖老翁”;“玛卿”,古代藏族部落姓氏,意为“美好幸福”、“雄伟壮

  • 完颜思烈

    ?—1233金大臣。女真族。完颜氏。南阳郡王完颜襄子。颇知书史。自五六岁入宫充奉御,得宠幸,人称“自在奉御”。金宣宗(1213—1223)时,以权臣纥石烈执中(胡沙虎)专横跋扈,曾涕泣跪抱帝膝谏诛执中

  • 呼揭

    古族名。参见“乌揭”(331页)。

  • 锡保

    1688—1742清宗室。满洲正红旗人。爱新觉罗氏。顺承忠郡王诺罗布第四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袭封多罗顺承郡王。雍正三年(1725),掌宗人府事,命在内廷行走。四年,以才品优长,实心效力,给亲

  • 屠各

    匈奴诸部之一。又作“休屠”、“休屠各”,俗称“屠各胡”。西汉时,驻牧于武威(治今甘肃武威)等西北边郡一带,由休屠王统领。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与昆邪(又作浑邪)部同为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丧师数万